(一)问题提出

(一)问题提出

听力是人获得信息过程中仅次于视觉的一种知觉形式。听力损失之后,人的感知觉活动受到影响,表现出对事物认识的不完整、不深刻。听觉障碍儿童对一般音量的声音听不清或听不到,这就破坏了他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完整性和丰满性。

由于听力障碍儿童的认识水平有限,与正常儿童相比较,感情体验相对肤浅,而越是高级的情感,听力障碍儿童越难以体验,越具肤浅性[1]。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不但在每一对相反的情绪中缺少正常儿童所表现出的那样多的程度上的差别,要么往往欣喜若狂,要么痛哭流涕,而且在同一种情绪体验的色彩上也较贫乏。同时,听觉损失给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造成聋生自我意识水平偏低[2]

综上所述,由于聋哑儿童、青少年的特殊性,影响了他们对自我情绪、自我形象的觉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本研究结合心理电影,去发掘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通过心理电影创设一定的心理气氛,以及教师积极无条件地提供给学生自我觉察和表达体验的环境,让聋生最大程度地发现自己、探索自己、体验自己,发掘自己成长的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