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析讨论

七、分析讨论

在同伴交往能力的自信心方面,戏剧角色扮演游戏使低龄聋童引起他人注意的行为频率明显增加,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在困难的时候寻求同伴的帮助;在同伴互动时,有更丰富的情感。自信心总的行为频率后测结果显示高于前测,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戏剧角色扮演游戏对于低龄聋童同伴交往能力的自信心培养效果是明显的。

低龄聋童的语言攻击、动作攻击、抢夺的行为频率后测明显低于前测,且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戏剧表演游戏的干预对低龄聋童自控力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但在炫耀的行为频率上后测反而高于前测,且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低龄聋童自信心增强导致炫耀行为增加。

在合作、分享和总频率方面在后测显高于前测,差异显著。而在谦让这个方面后测中后测是低于前测的,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开始的时候前测表现出取样时的谦让行为频率后测,而不能说戏剧扮演游戏对谦让没有作用。总体来说,喜剧角色游戏对低龄聋童的亲社会性的培养是有积极的影响。

随着戏剧表演次数的增加,胆小紧张的聋童变得越来越勇敢了,攻击性强的聋童则变得越来越平和。在戏剧表演游戏中孩子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在冲突的环境中聋童学会了如何与别的孩子相处。抛开戏剧游戏的内容,就戏剧表演游戏这样的活动在低龄聋童学中的展开而言,它本身就为聋童同伴交往创设了很好的环境和机会。再加上有目的性地对游戏的目标进行控制,针对不同特点的低龄聋童展开不同的戏剧角色表演,就更容易促进聋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譬如对自信心不足的聋童鼓励其大胆表演;对自控力差的聋童主要让其进行规则的学习;对亲社会性低的聋童主要让其在戏剧表演时体验更多的移情。

优生优育及低龄语言康复不能完全去除听障,因此低龄聋童继续存在。加上时代的发展,新一代聋童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和生存的新问题,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使得低龄聋童所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聋童教育工作中要增设低龄聋童专题教育内容。聋童教师需要了解所带班级内低龄聋童的一些基本情况,关注低龄聋童日常的需求,投入更多的情感,使这些远离父母的聋童在生活上多一些照顾,在学习上多一些辅导,在情感上多一些慰藉。每天需要和每个聋童说话,或者对聋童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或者经常对聋童微笑,或者进行目光交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戏剧游戏活动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多组织和开发有益于聋童身心发展的戏剧游戏,鼓励低龄聋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注重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发展同伴交往能力和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