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的实施

五、戏剧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的实施

(一)剧目选择的原则

1.易懂性原则

聋生对文字理解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落后于同龄儿童。因此在剧目选择上适合低龄阶段儿童的剧目可对比学龄前儿童。

2.趣味性原则

有研究表明,聋生的兴趣较健听学生贫乏,缺失课堂参与热情,因此通过增强趣味性来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十分必要。

3.体验性原则

在情景创设的情绪体验情景,把聋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生活片段引进课堂,让聋生通过角色扮演直接学习到同伴交往技巧。

4.直观性原则

剧目能够通过绘本形式呈现给聋生,便于他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二)剧目的内容

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即低龄聋童自信心偏低及较低的亲社会性特点有目的性地选择和自创小品剧来培养低龄聋童的同伴交往能力的自信心和亲社会性,同时进一步增强低龄聋童的自控力。剧目的难易程度随着实验的进行而逐渐增加。方案内容简介如下:

表3-1 戏剧角色扮演游戏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和内容

(二)戏剧每个表演游戏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些图片,有地点、任务和事件。

第二步,游戏时,由孩子自选几张图片,然后翻过来用这些图片提供内容编一个故事。

第三步,游戏结束后,聋童讨论。

(三)游戏扮演的过程中教师遵守的规则

教师首先应当保证聋童拥有自主权利:对故事的理解和表演的方式。同时,教师尽可能多地让聋童都参与到游戏中去,不必关心表演的好坏如何。

1.允许聋童自由选择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创设宽敞的空间、营造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考虑可以玩什么,在哪儿玩,和谁一起玩。这为他们选择玩具材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场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坚持分层次指导

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聋童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

3.适时给予随机指导

教师观察了解聋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对聋童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例如教师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聋童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聋童角色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教师参与到年龄小、能力弱、胆子小聋童的角色游戏中,能帮助这些聋童增强角色意识,他们在游戏中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游戏的乐趣。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应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聋童游戏为前提。

4.及时调整游戏角色

由于聋童的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为聋童提供可供选择的游戏内容应是健康的,有益于聋童身心发展的,因为内容不好的游戏会从消极方面影响聋童。聋童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如模仿吵嘴、打架、打麻将、酗酒等行为,这会强化他们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印象。发现此类情况,教师必须马上制止,及时介入,帮助聋童树立是非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