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简介
《现代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这本书是由.陈邦海主编创作的,《现代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共有213章节
1
现代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
编委会 主 任 郑昌友 副 主 任 王立术 林东荣 委 员 郑昌友 王立术 林东荣 程开文 陈远炎 李金枝 叶应龙 陈邦海 张 华 徐建...
2
前言
茶叶是举世公认的绿色保健品,是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世界性饮料。无论是大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生活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
3
目录
目 录 现代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 前言 第一章 概说 一、茶的历史 二、茶产业规模 三、茶的产区 (一)江北茶区 (二)江南茶区 (三)西南茶区 (四)华南茶区 ...
4
第一章 概说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生产茶叶的国家。茶叶是一种健康的饮料,被称之为国饮,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饮料之一。茶叶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早已成...
5
一、茶的历史
茶叶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时代,至今已有近五千年。茶树最早起源于我国的西南部,并逐渐在囯内和国外传播。早在公元前2780年,神农氏的《神农本...
6
二、茶产业规模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树种植国和茶叶生产国。截至2013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达3868.5万亩,占全世界茶树种植面积的57.8%;茶叶总产量18...
7
三、茶的产区
我国的茶树栽培和野生分布区域辽阔。受气温、热量、降雨等环境条件影响,我国的茶树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边缘热带,西自东经94°的西藏察隅,东至东经122°的台湾省花莲...
8
(一)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等地区,是我国最北部的茶区。该茶区气候寒冷,降雨量少,年平均气温在15.5℃以下,全年大...
9
(二)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皖南、苏南、鄂南、粤北、桂北及福建大部,是中国茶叶主产区,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2/3。该茶区气候温和而湿润,...
10
(三)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的中北部、贵州、四川省、重庆市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该茶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在16.5℃以上,全年大于10℃的活...
11
(四)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福建的中南部、台湾、广东中南部、海南、广西南部,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该茶区气候温暖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大于10...
12
四、茶类
依据制作方法和品质特征,中国的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乌龙茶)六个类别。...
13
(一)绿茶
绿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而成,是一种不发酵茶。制作过程中采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氧化,保持茶叶绿色特征,即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其品质特征为...
14
(二)红茶
红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是一种全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根据制作方法和品质差异区分,有小种红茶(条形,如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工夫红茶(条...
15
(三)黄茶
黄茶的制作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区别是在揉捻或初干后有闷黄过程,是一种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黄汤黄叶,味醇厚。根据闷黄先后,有杀青后湿坯堆积闷黄(沩山毛尖、台湾...
16
(四)白茶
白茶经过萎凋——干燥而成,是微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壮嫩,形态自然,白毫满披,汤色浅淡。有芽茶(银针)、叶茶(白牡丹、寿眉)之分。...
17
(五)黑茶
黑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而成,是一种后发酵茶。渥堆是形成黑茶的关键工序。其品质特征是黄汤、褐叶,味醇浓。根据渥堆先后,有杀青后渥堆(四川南路边茶);...
18
(六)青茶(乌龙茶)
青茶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而成,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做青是乌龙茶的特殊工艺。根据产区不同,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潮州乌龙和...
19
五、茶树品种的适制性
茶树鲜叶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已知有500种之多。除水分以外,包括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咖啡因、芳香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等10余...
20
第二章 茶树品种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划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树与庭园种植的观赏植物山茶花同属不同种。 茶树品种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
21
一、湖北省优良品种
...
22
(一)鄂茶1号
国家级良种,又名苑香。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梅砧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
23
(二)鄂茶2号
省级良种,又名鄂南10号。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咸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1-1994年从咸宁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
24
(三)鄂茶3号
省级良种,又名鄂南12号。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咸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0-1994年从咸宁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
25
(四)鄂茶4号
国家级良种,又名宜红早。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宜昌市太平溪茶树良种繁育站从宜昌大叶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湖...
26
(五)鄂茶5号
国家级良种,又名87-1。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从劲峰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27
(六)鄂茶6号
省级良种,又名87-4。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从福安2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湖...
28
(七)鄂茶7号
省级良种,又名五峰柳叶早、五峰104。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局从五峰县城方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
29
(八)鄂茶8号
省级良种,又名春红1号。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咸宁市青龙山茶场从福鼎大白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在湖北省咸宁...
30
(九)鄂茶9号
省级良种,又名宜邓寒。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大芽类早生种。 1.产地(来源)与分布。由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学研究所从宜昌大叶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