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茶赤叶斑病
2025年10月12日
(六)茶赤叶斑病
茶赤叶斑病为半知菌亚门、叶点霉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也可危害嫩叶。在夏季干旱的情况下,发病严重的茶园会引起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症状。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淡褐色,后变成赤褐色不规则形的大型病斑,可扩大至半叶或全叶。病斑的颜色均匀一致,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散生稍突起的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病斑背面黄褐色,较叶正面色浅(图28)。
2.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茶树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水滴溅射传播。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每年5~6月开始发病,7~8月高温条件下发病最重。台刈后新抽生的枝叶生长茂密,蒸腾量大,遇干旱日灼时易感染该病。向阳坡地或梯田茶园,如果土层浅薄、茶树根系发育不良,发病较严重。
3.防治方法。①易遭日灼的茶园,可种植遮阳树,减少阳光直射。②茶园铺草,灌溉抗旱,增强土壤保墒性能,改良土壤物理性状。③药剂防治:在夏季干旱前期喷药防治,可选用的农药有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