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绿盲蝽
2025年10月12日
(十四)绿盲蝽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别名青色盲蝽、小臭虫、天狗蝇等。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幼嫩芽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在局部茶区的春茶前期发生严重。受害茶树的嫩叶和成叶上枯点、洞孔多而明显,影响茶树树势和茶叶产量。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0~5.5毫米,宽约2.5毫米,淡绿色,略扁平,复眼红褐色,触角淡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多有细小黑点,小盾片三角形,黄绿色。前翅膜质部灰暗,半透明。足黄绿色,腿节膨大,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胫节有刺。卵长形,略弯曲,长约1.0毫米,宽0.26毫米,淡黄绿色,卵盖黄白色。若虫共5龄,洋梨形,体色鲜绿,被稀疏黑色刚毛(图74~图76)。
2.发生规律。北方一年发生3~5代,长江中下游5~7代,华南7~8代。末代成虫于10月上、中旬产卵,以卵产于枯腐的鸡爪枝内或冬芽鳞片缝隙处越冬。翌年3~4月,旬均温高于10℃或连续5天均温达到11℃、相对湿度高于70%时,卵开始孵化。冬季低温对成虫存活与产卵均有影响;4月低温可明显抑制该虫发生;夏季持续高温(35℃以上)可导致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危害茶树的主要是第1代。在安徽黄山的各代若虫发生期分别出现在4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
3.防治方法。①及时分批勤采摘,控制种群密度。②在成虫期采用黄色诱虫板诱杀。③在湿度高的地区或季节,提倡喷洒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④化学防治。根据虫情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农药有15%茚虫威乳油2500~3500倍液、24%溴虫腈悬浮剂1500~18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