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云纹叶枯病
2025年10月13日
(四)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为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有时也能侵染嫩叶、枝梢和果实。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大量落叶,导致茶叶减产,品质下降。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症状。发病时,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为褐色,其上有波状轮纹,最后由中央向外变成灰白色,上生灰黑色、扁平圆形小粒点,沿轮纹排列。嫩叶病斑圆形,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枯死。枝条受侵染后产生灰褐色斑块,稍下陷,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最后枝梢回枯。果实病斑为圆形,黄褐色至灰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病部有时开裂(图26)。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树上病叶或土表落叶中越冬。翌年春季在潮湿的条件下形成分生孢子,随风吹、雨溅和露滴传播。全年除冬季外,可多次重复侵染。本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全年以6月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最多。管理粗放、采摘过度或遭受螨类危害、冻害、日灼等致使树势衰弱易发病。大叶型品种一般表现感病。
3.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茶园清沟排水,提高茶树抗病力。②药剂防治:在叶片出现枯斑时应喷药保护,可选择的农药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