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丽纹象甲
2025年10月12日
(十一)茶丽纹象甲
茶丽纹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别名茶叶小象甲、黑绿象甲虫、小绿象鼻虫、长角青象虫等。以成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被害叶片呈现不规则形缺刻,大发生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等茶区。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灰黑色,体背具有黄绿色、闪金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片。触角膝状,柄节较直而细长,端部3节膨大。复眼近于头的背面,略突出。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略圆。鞘翅上具黄绿色纵带,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卵椭圆形,初为黄白色,后渐变暗灰色。幼虫乳白色至黄白色,体多横皱,成长后体长5~6毫米,无足。蛹长椭圆形,长约6毫米,羽化前灰褐色,头顶及各体节背面有刺突6~8枚,胸部的刺突较为明显(图70~图71)。
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园土壤中越冬。在浙江杭州和安徽南部,越冬幼虫在4月下旬陆续化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5~6月为成虫危害盛期。成虫趋光性弱,具有假死习性,受惊后即坠落地面。卵产于茶树根际附近的落叶或表土上,孵化后的幼虫潜入土中,取食有机质和细根,入土深度随虫龄增大而加深,直至化蛹前再逐渐向上转移。
3.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地面铺塑料薄膜,用振荡法捕杀成虫。②7~8月结合施肥进行茶园耕锄或深翻,可明显影响初孵幼虫的入土及以后的生存,防效可达到50%。③化学防治。投产茶园每亩虫量在10000头以上时应喷药防治,可选用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0~6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