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枝梢黑点病
2025年10月12日
(五)茶枝梢黑点病
茶枝梢黑点病为子囊菌亚门、薄盘菌属真菌病害,危害茶树枝梢,致使夏茶生长受阻,芽叶稀疏,瘦弱发黄,对夹叶增多,发生严重时全梢枯死。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症状。该病发生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红色枝梢上。受害枝梢初期出现不规则的灰色病斑,以后逐渐向上、下扩展,长度可达10~20厘米。病斑呈灰白色,表面散生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稍有光泽的突起小粒点,这便是病菌的子囊盘(图27)。
2.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病梢皮层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在温湿度适宜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茶树幼嫩新梢。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该病的传播蔓延期。相对湿度在80%以上、温度20~25℃时适宜该病发生,高温干旱不利于发病。台刈复壮茶园和条栽壮龄茶园发病较重。品种间的抗性差异显著,一般枝叶生长茂盛、发芽早的品种易感病,而群体品种发病相对较轻。
3.防治方法。①剪除病梢。在早春根据树势和上年病情决定修剪的深度,发病严重的茶园应进行重修剪,并将剪下的枯枝落叶清理出园外予以烧毁,可以直接减少侵染源,减轻发病。②药剂防治:在发病盛期的5月中旬前喷施杀菌剂,可选用的农药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