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茶橙瘿螨

(十五)茶橙瘿螨

茶橙瘿螨属蜱螨目,瘿螨科。别名茶刺叶瘿螨、斯氏尖叶瘿螨。以幼螨、若螨和成螨刺吸茶树嫩叶和成叶的汁液进行为害。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色变浅,叶正面主脉发红,背面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僵化。受害轻时茶叶产量品质下降;受害重时导致大量落叶,茶芽不发,无茶可采。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形态特征。成螨圆雏形,体长0.14~0.19毫米,宽约0.06毫米,黄色至橙红色,肉眼看不清。前体段较宽,向后渐细,呈胡萝卜形。头端有足2对,腹部密生皱褶环纹,腹末有1对尾毛。卵球形,直径约0.04毫米,白色透明,呈水晶状,近孵化时混浊。幼螨、若螨乳白色至浅橘红色,体形与成螨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图77—78)。

2.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5代左右。各虫态均可越冬,越冬场所大多在成叶、老叶背面,世代重叠严重,每年有1~2次明显的发生高峰。有2次发生高峰的,第1次发生在5—6月,第2次发生在7月中旬至9月,全年以夏、秋茶危害为主。只有1次发生高峰的,一般出现在8—10月,以9—10月虫口量最多。虫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大多处于侧脉凹陷处。该虫在茶树上的分布,以茶蓬上部为主,中下部渐少;叶片正面较少,背面居多;在1芽2叶的芽叶上,以芽下第2叶最多。

3.防治方法。①及时分批采摘,因该虫绝大部分处于1芽2、3叶上危害,及时采摘可带走大量的成螨、卵、幼螨和若螨,经济有效。②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每亩5万~7万头“胡瓜钝绥螨”),可控制危害。③化学防治。在害螨发生高峰出现前及时喷药,可选择的农药有24%溴虫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57%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99%矿物油100~150倍液。秋茶结束封园后,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液,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