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茶煤病

(七)茶煤病

茶煤病为子囊菌亚门、新煤炱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在感病枝叶上覆盖一层黑霉,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发生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煤黑状,芽叶生长受阻,致使产量明显下降,茶叶品质也受到影响。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症状。发病时,叶片上初生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小斑,以后逐渐扩大,可布满全叶以至茎上,呈煤烟状黑色霉层,其上簇生黑色短毛状物。已知的茶煤病菌约有10种,不同种类的煤菌,其霉层的颜色深浅、厚度与紧密度有所不同。该病的发生常与黑刺粉虱、蚧类或蚜虫的严重发生密切相关(图29)。

2.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实体在病枝叶中越冬。翌年早春,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病菌从粉虱、蚧类或蚜虫的排泄物上吸取养料,附生于茶树枝叶上。低温潮湿的生态条件和虫害发生严重的茶园,可促使发病。

3.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粉虱、蚧类或蚜虫的防治,预防茶煤病。②适当修剪,使茶蓬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可减轻发病。③药剂防治:深秋或早春茶园停采期,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防止病害扩展,兼治蚧螨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