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苗根结线虫病
2025年10月12日
(十二)茶苗根结线虫病
茶苗根结线虫病为线形动物门、垫刃目、根结线虫属病害,危害茶苗根系,受害苗木地上部分发黄,严重时全株枯萎死亡。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
1.症状。该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1~2年生实生苗或扦插苗的根部,一般3年生以上茶苗不发病。感病茶苗的主根或侧根上产生瘤状物,即虫瘿,小的如菜籽,大的似黄豆,表面粗糙,呈黄褐色,有时几个瘤状物融合在一起。病根畸形,常无须根。病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发黄,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甚至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行(图35)。
2.发生规律。以雌成虫和卵在病根的瘤状物中或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活动,以雌成虫产卵于胶质卵囊中,在卵壳中孵化为1龄幼虫。经过1次蜕皮,2龄幼虫从卵壳中爬出,借助流水、农耕活动传播。从根尖幼嫩部分侵入,分泌刺激素,使茶根部细胞膨大,形成瘤状物(即虫瘿)。此时2龄幼虫经蜕皮后已成为3龄幼虫,再一次蜕皮,即为成虫。雌成虫固定在虫瘿中危害根部,雄成虫和幼虫可在土壤中自由活动。当土温在20~30℃、土壤湿度在40%~70%时,完成一代为20~30天。生长最适土温为25~30℃,高于40℃或低于5℃时,线虫难以活动。沙质土壤通透性强,有利于线虫活动;熟地种茶的发病率常重于生荒地。
3.防治方法。①夏季深翻土壤暴晒,杀灭线虫。②增施有机肥,种植抑制线虫生长发育的绿肥(如猪屎豆、危地马拉草等),增加土壤中线虫天敌的数量。③严格苗木检疫,防止调运传播。④使用杀线虫药剂控制病害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