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外异不书

(十)外异不书

但是,“为天下记异”“为王者之后记异”则例外。

昭公十八年,“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公羊传》曰:“何以书?记异也,何以异?异其同日而俱灾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一日之内,宋、卫、陈、郑四国竟然都发生了大火,天灾乎,人祸乎?留此一笔,以问于天下。

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公羊传》曰:“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此邑也,其言崩,何?袭邑也。沙鹿崩,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成公五年,“梁山崩”,理由也是“为天下记异”。

文公三年,“雨螽于宋”。《公羊传》曰:“雨螽者何?死而坠也。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又,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公羊传》曰:“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何以不日?晦日也。晦则何以不言晦?《春秋》不书晦也。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五石、六鹢,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宋为殷商之后。《春秋》尊先圣法度而存夏禹、商王之后,一宋,一杞。周代封前二代王者之后为大国、公爵,并无偿为两个公室记录灾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