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失亲亲之道

(七)诸侯失亲亲之道

襄公二十六年,“秋,宋公杀其世子痤”。宋平公误信谗言,以为太子将乱,杀之,完全不顾骨肉亲情。

昭公元年,“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针,是秦桓公之子,秦景公胞弟。据《左传》称,针深得秦桓公宠爱,其母说,你得离开这个国家,否则就会被加罪,受到迫害,于是他便跑到了晋国。《公羊传》曰:“秦无大夫,此何以书?仕诸晋也。曷为仕诸晋?有千乘之国,而不能容其母弟,故君子谓之出奔也。”《春秋》把秦看作夷狄,不在诸夏之列。秦景公虽然拥有一国,却容不下自己的弟弟,逼迫其出走异国他乡,权欲太盛,已经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亲情,理当贬抑。《左传》说:“癸卯,针适晋,其车千乘。书曰‘秦伯之弟针出奔晋’,罪秦伯也。”[32]以权欲害亲情,秦景公之罪也。

昭公二十年,“秋,盗杀卫侯之兄辄”。《春秋》之书法,“大夫弑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大夫相杀称人,贱者穷诸盗”[33],身份低于大夫的杀人者,一律贬称为盗。卫灵公的同母兄长辄,字公梦,因为足疾而不被立嗣,卫国司寇齐豹发动暴乱,辄被杀害。何休说:“书者,恶卫侯兄有疾,不怜伤厚遇,营卫不固,至令见杀,失亲亲也。”[34]就因为怕“立嫡以长”,即便兄弟有疾,也不放过,亲亲之道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