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子失道

(一)天子失道

成公八年,“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20]。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文公元年,“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21];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22]

昭公二十二年,“王室乱”。周景王在位,喜欢庶子朝,就想立其为太子,但遭到单子、刘子的反对,景王于是打算在狩猎的时候杀掉这两个人,结果没想到自己却死于狩猎。景王崩,单子、刘子立王子猛为君。景王下葬之后,庶子朝依靠尹氏等旧官和族人谋位,双方势力互相攻杀,导致王室内乱。尽管《公羊传》解曰,其乱尚“不及外”,但周景王破坏礼制而嫡子、庶子不分,以至于不能处理好王位继承权的问题,肯定是“王室乱”的直接诱因,理当受到谴责。所以,孔广森《通义》曰:“景王不能齐其家,适庶分争,乱自内作,故直刺之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