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242年间,诸夏之国上自周王天子,下至诸侯大夫,所做的非道非礼、无德无义之事,不胜枚举,足以说明中原地区礼崩乐坏,其教化沦落之大、文明蜕变之深,令人百般痛心、扼腕!但《春秋》一律予以评议针砭,“绳之以文、武之道”,或刺,或讥,或绝,或诛,别嫌疑,明是非,拨乱反正,善善恶恶,而“成一王法”[19],试图以此告知人们,天地之间还有仁义大道存在着,即便生逢乱世,儒家也不乏属于自己的精神追求与理想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