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不仁不义
2025年10月14日
(十)诸侯不仁不义
隐公六年,冬,“宋人取长葛”。《公羊传》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何休《解诂》曰:“古者师出不逾时,今宋更年取邑,久暴师,苦众居外。故书以疾之。”暴师太久,劳民伤财,怨声四起,非仁政之效也。隐公五年,冬,“宋人伐郑,围长葛”,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了,却迟迟拿不下来。《公羊传》曰:“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强,意思是强悍、强霸,但对于鲁国而言,这一战只是搭上命硬拼,没那个本事还要武装占领郑国的长葛,既不自量力,又没有仁心,所以《春秋》刺之。孔广森《通义》曰:“宋强而无义,围蹙穷邑至于期岁,将为明年取长葛见恶,故张本。”[55]那么,所“张”之“本”又是什么呢?董仲舒说:“《春秋》之所恶者,不任德而任力,驱民而残贼之。其所好者,设而不用,仁义以服之也。”[56]儒家追求的是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无威而威。
宣公十四年,“秋,九月,楚子围宋”。陈、许、卫、郑国相继归服于楚,楚庄王现在又要谋取宋,简直欺人太甚,而其最终目标在于齐、鲁,不怀仁义,灭中国之心不死,灭诸夏之心不甘,乃禽兽之所为。何休《解诂》曰:“月者,恶久围宋,使易子而食之。”[57]及至宣公十五年,夏,五月,宋大夫华元就告诉楚大夫司马子反,宋国已经到了“易子而食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