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层人物”到“基层人物”的转变

(二)从“高层人物”到“基层人物”的转变

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都伴随着英雄情结向前发展,是人类理想的化身,在人类文化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背景下诞生出的英雄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伴随成长的是幼稚与成熟、失败与成功、挫折与顺利、逆境与顺境,这是每个人一生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国产动画中的英雄人物塑造依然遵循着这样的铁律。早期的国产动画作品大多是展示超级英雄形象,他们聪明睿智、果敢善战,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外部世界正是因为他们才得以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普通人为展示对象的动画作品多了起来,并引起了很大反响。在形象的设计上,更加注重人物的生活化、细节化,让整个人物看起来更加“接地气”,让其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观众在观看这些“接地气”的动画形象时,有着更多的情感共鸣。从英雄的品质特征与行为特征看,他们都是执行维护正义、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典型代表,而他们行为的动机、出发点和落脚点却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动画诞生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期,在起步和成长阶段都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在创作动画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英雄角色和反面角色抽象为某个集体或阶级的符号化代表,这使得动画角色背后的隐喻和象征意味较为明显。如《人参娃娃》里的小长工、《渔童》里的老渔民,他们默默劳动付出却换来地主和洋教士的欺压,代表着备受压迫的穷苦百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主和洋教士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强盗,两个对立角色背后是两个对立阶级的尖锐冲突,只能期待英雄角色奋起反抗,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不可调和的冲突。因此,中国动画英雄角色大多带有革命性的特征,受到强权的压迫必然要毫不妥协地反抗到底,所以,最后冲突的解决是颠覆性、压倒性的,结局必然是正义得到伸张和邪恶走向灭亡。《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经过改编凸显了这个特征,万籁鸣导演将原著有关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的结局删去,改为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享受自由的乐趣,以天宫的覆灭象征统治阶级被瓦解、被征服,革命者的抗争获得了彻底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