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与文化精神表达

(四)英雄人物与文化精神表达

作为依附于中国文化的动画英雄作品,在与美国、日本动画英雄人物的创作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独属于中国民族特色和传统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美国的经典动画英雄人物形象如大力水手、蜘蛛侠、蝙蝠侠、绿巨人、超人、变形金刚等普遍是个性自由,凭一己之力匡扶正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而中国的英雄人物诸如孙悟空、花木兰等,则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民族传承意义。

中国英雄人物的文化精神内核传达既可以通过传统文学IP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再造,又可通过当代文化语境下英雄人物的建构来实现。同时,国产英雄人物的可视化形象与非视觉化的内在精神气质隐喻,都与美国、日本的动画英雄人物形成差异化的影像和认知风格,成为国产英雄人物内在的一种文化精神的表达与传播特色。

首先,拯救苍生的初心是国产动画英雄人物的普遍内在精神气质。这与中国儒家传统中宣扬的“仁”内涵一致,成为英雄人物的前提是人物善良、追求正义、以民生大计为重的本性与格局。在中国的动画英雄人物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精神价值观基础。

其次,实现自我救赎与自我成长也成了国产动画英雄作品创作的重要精神价值意义。不同于大部分美国英雄动画作品中英雄人物先天的超能力与责任使命,中国动画英雄人物的生成往往与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在故事进展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与成长密切相关,如:孙悟空最初只是顽皮、没有理想的猴子,而在唐僧的教导以及取经路上的各种遭遇之后逐渐具备了拯救苍生的英雄精神。可以说,中国动画的英雄人物往往建立在深厚的时代与历史语境之下,英雄形象的最终生成是曲折的并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强化了中国动画英雄人物的自我成长、自我救赎等成长母题,更符合东方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偏好。

最后,国产动画中,英雄人物归属于团队和民族,集体英雄主义的生成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生成有着巨大的差异。美国动画中的英雄都是个人主义式的,例如漫威英雄、DC英雄、大力水手等动画英雄形象往往拥有超能力,并通过一己之力完成拯救民众、惩治邪恶暴徒的英雄事迹。中国的动画英雄虽然也不乏个体的价值,但是在成长、英雄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往往还得到了其他人物或者团队的协助与支持,如:草原小姐妹二人的配合,孙悟空在多人的扶持、引导下实现“英雄养成”,尤其是最新的动画作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化身为小和尚的江流儿成为激发孙悟空英雄气概并顽强战胜敌人的一种重要的关系辅助。将英雄放置于家族、同仁等多元化的人物关系中,既是中国动画英雄创作的一种独特的话语风格,又体现了中国英雄叙事的多线风格与英雄人物形象生成的群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