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英雄人物集中体现了人民历史观下的人民英雄观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大量的农民运动也使统治者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朴素的人民观。封建统治者的“爱民如子”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政权稳定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期许。这种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但是又不承认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地位的历史观,也给古代英雄的诞生和叙事增加了能决定历史的意味。因此,在英雄创造历史的观念下,古代的英雄叙事和审美具有一定的神化特征。近代的中国在经历旧、新民主革命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人民历史观下的人民英雄观既体现了国家政治治理的概念,又体现了人民参与政治的概念,可进行当代的中国式解读。当代中国人民英雄的概念深入人心,其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英雄来自人民。不管是国家意义的英雄还是个别领域的英雄,都是从人民中间成长起来的。这样的英雄具有普通人民的属性,在成为英雄的道路上永远都有最广大人民的特征。其次,英雄为了人民。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英雄的行为和实践是为了更广大的人民的利益,英雄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都是人民观念的体现。再次,人民成就了英雄。英雄的行为是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完成的,每一个英雄的荣誉都是人民对英雄的成全。
当代中国社会识英雄、重英雄和宣传英雄就是因为在群体英雄主义下形成了广泛的人民英雄观,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着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及其带来的国际竞争和困境等问题。国内深化改革,国际融入竞争与合作,在每一个领域和行业都呼唤英雄、呼唤英雄的力量。中国式英雄所体现的人民英雄观在当代中国建设硬实力和软实力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人民英雄观有助于团结最广泛的中国人形成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人民英雄作为时代先锋,用英雄的力量在人们心中形成自信心和向心力,共同应对社会问题和国际挑战。其次,人民英雄观有助于群体性英雄审美的形成。人民具有审美的群体广泛化、审美对象人文化、审美方式朴素化等特点,广泛的人民英雄审美有助于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再次,人民英雄观有助于中国特色的英雄叙事。人民英雄叙事不仅是某一领域英雄的群体叙事,还体现出一种热爱和重视人民力量的叙事倾向,无论在国家传播还是文艺创作中,人民观和人民英雄观更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中国叙事特色。最后,人民英雄观有助于更多的平民英雄的产生。人民英雄观会引导更多人用人民英雄的标杆来参与社会实践,同时激发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各行各业中不断产生英雄,形成强大的英雄风气和英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