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媒介传播与动画英雄的多元化生成

(三)平台型媒介传播与动画英雄的多元化生成

平台型媒介,是在移动终端媒介技术形态发展并普及的媒介形态创新格局下,出现的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媒介,依靠用户自我账号建立传输主体,通过制作、上传、共享原创的动画作品(包括再剪辑和二次加工作品),达成大众传播基础上的其他用户接受、转发、评价等终端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传输方式,平台型媒介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受众基于动画作品开展的社交平台。在此平台中,动画作品成为一种有效的传输中介,通过不同用户主体的再生产和传播,实现更广泛的用户交流,并推动原动画内容基于多元用户认知的开放表意与再审美过程。

平台型媒介动画作品的传播,除了能够提供原动画内容在接受时空方面的延展之外,还能够为动画内涵再挖掘提供多元的用户认知基础。例如:针对《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英雄类动画作品,在电影上映的同时,大量粉丝和电影观众将自己理解的哪吒形象通过视频合辑的方式进行梳理,此类视频对中国传统哪吒形象与当代哪吒形象之间的差异作了对比分析,成为原作品的衍生产品,并依托平台型媒介传输,实现原作内容艺术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成为辅助原作品传播的周边传播内容,进一步放大了原作品的观赏趣味,有利于吸引更多观众和拓展传输范围。

此外,平台型媒介为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认知理念和不同审美追求的受众提供了共享的语境空间。在此空间内,受众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动画人物形象和作品上传并传播;可以对原作品进行基于自我理解与创新加工的再创造与共享;可以对他人作品进行评析、沟通与交流,等等。由此,平台型媒介为国产动画创作提供了立体的空间渠道,不同于传统电视或电影等电子媒介时代的内容传输,平台型媒介更加注重以上传者为中心,更加注重受众的认同、观看与审美体验,更加注重动画的内容生产与再生产。平台型媒介不仅为受众提供了充分自由的话语空间,而且实现了艺术作品开发多元化尤其是大众化的再传播路径,为我国动画作品创作提供了基于大众审美接受的形态认知参考,实现了动画作品创作多元主体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推动我国动画创作满足大众化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