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化表演体系
程式化表演是戏曲表演的一种手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用模拟的手法进行表现,例如在中国戏曲中,以桨示船、以鞭示马,不表示风雨而凸显风雨中的人。
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有所不同,中国戏曲在舞台上主要表现它的综合性、程序化和虚拟性。一方面,从动作内容来看,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具有一整套的规范化动作,而这些戏曲的程式也是来源于生活。武打场面对观众来说极具观赏价值,戏曲武打动作充分汲取了中国武术的套路表演。在武打过程中结合舞蹈和杂技的成分,将打斗动作选择、提炼和加工后成为一段没有虚拟的舞蹈动作,同时结合高难度的杂技动作,所以“千锤百炼的戏曲动作一般都相当优美流畅,透出舞蹈的色彩,让人看来赏心悦目”[46]。
另一方面,从动作美学来看,具有灵活性、夸张性和虚拟性等特征的戏曲舞台动作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审美体验。这种舞台动作设计也可以运用在动画动作设计当中,这种传承也是动画动作设计的重要方向。《大闹天宫》中人物的动作吸收了京剧中的动作特征,具有很强的程式性。在孙悟空与天兵天将的打斗场面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程式性对动画动作设计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也造就了独特鲜明的中国风格。金箍棒是孙悟空的兵器和秘密武器,有着千变万化的外形和多种功能,比如点、劈、舞等。严定宪作为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动作设计,他从京剧表演中寻找灵感,精心设计了孙悟空的打斗动作。导演万籁鸣要求整个剧组都要学京剧,尤其是“翻云手”“舞花棍”“大小亮相”等京剧表演的招式。孙悟空本身并非普通的英雄人物,而是猴王,因此在动作设计上,孙悟空时不时要眨眨眼、挠痒痒,站着的时候喜欢怂着肩、端着手不停地动。
《大闹天宫》(1961)
在动画片《三个和尚》中,和尚挑水的动作是最具程式化的,通过扁担在左右肩膀的更替与头部的朝向,表示挑水上山与下山这一过程。这些细节性的动作虽然简单却独具匠心,高度凝炼了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审视,展现了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