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伦理价值的历史性和群体性

(四)英雄伦理价值的历史性和群体性

英雄伦理价值是英雄伦理的价值取向在个体与群体中形成的判断性评价。英雄伦理是英雄观的内在要求和心理依据。在英雄观的概念和实践中,什么样的英雄观可以反映出什么样的英雄伦理,同时英雄观也会影响一个群体甚至一个时代的英雄伦理。前文论述了英雄观和英雄伦理产生的时代和历史因素,同时也论述了其带有目的性的价值倾向。英雄的伦理价值具有历史属性是因为英雄的伦理价值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英雄的伦理价值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倾向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传统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是英雄伦理观和价值的最大体现。例如,蛮荒年代的英雄伦理倾向同自然灾害和猛兽进行搏斗的勇猛精神;战争年代倾向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精神;和平年代倾向为民请命的担当精神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在民族危亡之时对那些抵御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充满崇敬之情,因此英雄伦理的历史性就体现在其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形成的整个社会的价值倾向,同时也体现出群体性的稳定的特性,进而在整个历史和文化脉络中形成特殊的英雄文化。

英雄伦理的群体性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在一个历史时期或者社会环境具有稳定的特性。群体文化特征也是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以及主要的社会矛盾所体现的群体的精神和审美习惯。英雄伦理作为一个稳定的英雄观,体现了当时绝大部分群体的意志和伦理倾向。英雄伦理的群体性是由英雄伦理形成过程中文化层面的群体性决定的,具有群体性的英雄伦理就具有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群体的文化标签和伦理价值倾向,因此英雄伦理的群体性就体现在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稳定的英雄伦理倾向。关注英雄伦理的群体属性就能通过英雄伦理倾向从历史角度分析不同时期社会大众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志。在当代,通过这些经历过历史洗涤的、具有群体稳定性的伦理价值,可以看到文化传统和民族意志对其的影响,反过来在影视动画艺术中不断去讨论和反思、表达和书写这些传统文化,也会对当下的社会伦理和英雄观形成积极的影响。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中华英雄观的文化根基以及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民族情怀。中国文化的英雄情结是中国人的英雄情结,中国人的英雄伦理就是中华文化的英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