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龄化模式叠生跨屏联动影视景观
时下,对于众多用户来说,上下班路上用手机屏,上班用电脑屏,户外看LED屏,回家看电视屏,坐在沙发上玩游戏用平板屏等已经成为常态,一天的时间都被各种终端碎片化,跨屏时代悄然来临。跨屏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智能设备猛增,用户在各个屏幕上花的时间越发均衡,不再被一个屏幕完全吸引,一心可以二用甚至三用,同时关注多屏。当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产业也一定会随之变化。跨媒体、多屏幕的立体化传播,使得传播扩大到陌生人的社交化体验,把用户迅速带入到一个多元化、交融性的社会化关系中。
1.跨屏互动的平台选择
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精灵王座》《摇滚藏獒》等具备了故事内核的全龄化,因此在实施跨屏互动的过程中,特色鲜明,效果较好。跨屏互动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平台:第一个是电影播放机构和平台所主导的各类互动平台,如电影官方的微博、微信平台,电影独家合作的网络视频播放媒体等;第二个是由网友自发主导的有关电影的周边内容的平台,如电影的贴吧、论坛的电影主帖,以及音乐播放平台中组建的主题歌单等;第三个是其他媒体所参与的话题讨论的平台,如各大网络平台自制的娱乐节目、电视媒体的娱乐节目等。
2.“漫游联动”使国产动画电影绝处逢生
从多年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到2015年夏天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再到2016年的《大鱼海棠》所引爆的国产动画电影的情怀可以看出,动漫已从低龄专属走向青年化、成年化、全龄化。“漫游联动”模式是动漫粉丝与游戏粉丝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也是一个高人气的动漫IP与游戏品牌之间的二次营销和二次创造。由动漫IP改编的网络游戏,其核心用户仍然是原作粉丝,他们在进行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大多都会在无意识间被带入到原作的世界中。比如,由电视动画《熊出没》改编的手机游戏《熊出没之熊大快跑》和《熊出没之熊大农场》,原作是一部保护森林和熊与人对抗的动画作品,手机游戏的场景、风格、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等几乎延续了原作特点,让人在游戏的娱乐世界里依然可以随时重温原著。再如,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改编的3D手游作品在还原原作场景的基础上融合了卡牌元素,并加入了组队系统,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将会遭遇到怪物、神仙、神兽等虚拟人物,可以在操纵主角进行战斗的同时,招募多名英雄一起行动。
3.跨屏互动面临的挑战
首先,人性的多重表现特质决定了同一个人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行为逻辑存在巨大差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硬件支持的虚拟世界里同样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如一个人在电脑端的身份是白领,而在手机端则变成“重度游戏依赖者”,这就给跨屏互动带来了巨大挑战。其次,不同的屏幕,无论是大小还是品质都存在着很大差异,造成在受众中影响力的不同,那么,在不同屏幕的广告曝光对营销目标(如品牌知名度)的贡献度如何去衡量也需考虑。再次,从多屏到跨屏的蜕变除了通过多屏识别出同一个用户以外,关键还在对于多屏的利用是否连贯,用户是否能从不同的屏幕中获知不同的故事。跨屏识别更多地被用在频次控制上,跨屏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节省多余展示降低预算消耗,从而覆盖更多独立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历史行为的共享,进而选择对用户进行印象强化或故事推进。最后,新型的营销载体层出不穷,在上下游无深度合作的情况下,要实现跨屏互动,对策划和创意人员的要求变得极其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