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英雄的社会价值在于英雄精神的引领
中国式英雄有其独特的内涵,这种内涵的价值集中在英雄叙事的目的上。从历史来看,英雄叙事的目的和当时整个社会的所处阶段有关。原始社会的英雄叙事表达了人们在强大的自然面前的神化的期许,这种英雄的价值在于给予群体希望和精神满足。因此这时候的英雄和神是相结合的,同时具有群体精神图腾的价值。战争年代的英雄叙事更多的是英雄崇拜,每一个英雄对战争进程都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从武力和武德层面来体现战争取向的英雄价值观。在抵御外来民族入侵时,英雄叙事的目的更多的是民族力量的表达。英雄具有代表性的抵抗力和团结力,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和悲壮的精神力量,把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民族力量加固成“精神长城”。在反对阶层压迫的斗争时,英雄叙事的目的是阶层觉醒的意识表达。古代的王朝战争和农民起义都带有某一阶层反对压迫的斗争特点,推翻一个政权的过程会体现成一种“修补式”或者“口号式”的阶层矛盾战争,从而把每一个英雄塑造成推翻统治阶层的斗士,塑造成某一阶层的代言人。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时,英雄叙事的目的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但更多的是反侵略战争下的家国观念的体现。因此这种英雄叙事带有一种悲壮色彩的同时更有一种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这也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英雄叙事的价值在于体现了某种实用主义的群体需求。
当代中国社会的英雄叙事注重英雄传播。英雄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形成一种英雄氛围,即一种重视英雄力量的氛围。这种对于英雄价值精神至上的推崇主要是出于中国国内外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国内各行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更加细化和更深层次来看,需要坚守的英雄和改革的英雄,特别是被国外限制的行业需要这样的英雄去打破限制。同时也需要在行业中坚守和奉献的英雄来保持整个行业的活力,表现一种工匠精神。其次是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中国英雄来引领对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抗争。因此,这两个领域对英雄的呼唤都是对英雄精神的呼唤,是对英雄精神的引领作用的呼唤。这种引领作用可以发挥英雄精神标杆的作用,让英雄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方向,形成“全民惜英雄”的盛况,提高全民的精神素质。再者,推崇英雄的精神价值还可以营造一种重视英雄价值的氛围。这种氛围会推动社会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的形成,让“识英雄、重英雄”成为一种基本素养和准则,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伦理观念,最后化为“集体无意识”的存在。此外,推崇英雄的精神价值有助于全民的团结。英雄的精神能提高行业的向心力和对外的凝聚力,会让人们在精神的感召下勇往直前,无比团结。最后,推崇英雄的精神价值有利于增强全民的自信。英雄的精神还能反映出民族优越感和个人的无限力量以及智慧,有利于人们重拾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