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剧与组合剧
第五节 连续剧与组合剧
有时因为某些神话或史诗性的剧情篇幅庞大,作曲家就采用连续歌剧的形式加以表现。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即是一例。这部连续剧由《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组成,它们的情节是连贯的,但各剧又可独立演出。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瓦格纳取材北欧神话和德国民间史诗而作的连续歌剧,全部上演要连演四夜。第一部《莱茵的黄金》独幕四场,是这部史诗的序。叙述尼伯龙根族的侏儒图谋得到由仙女守卫的莱茵河底的黄金,并准备铸成指环,戴上它可统治世界,然而却受到仙女的嘲笑。众神之王沃旦命巨人法佐尔特兄弟建造宫殿,并许美女作酬,事后悔约,令侏儒交出指环,以代美女。侏儒怨恨不已,诅咒得到指环者必得灾祸,果然巨人兄弟自相残杀,其一死后化为巨龙。
第二部《女武神》全剧三幕。剧情叙述侏儒欲夺回指环,众神王沃旦命他与智慧女神所生之九位女武神下凡,寻觅各地阵亡勇士,领上天界,使之复生。
沃旦子女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早年失散。长大后互不相识。齐格琳德自幼被拐,被迫嫁给武士洪丁。一日兄妹邂逅,产生爱情,互诉身世,方认血缘。沃旦之妻专司婚约,力主惩罚,沃旦无奈,将两人交武士洪丁处置。齐格蒙德与之决斗,洪丁被剑刺一瞬,却被沃旦所护,齐格蒙德反遭剑害。女武神布仑希尔德将齐格琳德藏匿,并预言她将生下齐格蒙德之子,为最勇敢武士。沃旦又惩罚布仑希尔德,逐出神界,沉睡火焰包围之山顶,无人可救。
第三部分《齐格弗里德》叙述兄妹所生的齐格弗里德长大后重铸宝剑,准备杀死巨龙,并找到布仑希尔德,用宝剑救出她。两人堕入情网。
第四部《众神的黄昏》叙述齐格弗里德和布仑希尔德告别,踏上远征之途,不意被侏儒之子陷害,喝了迷药,背叛妻子。布仑希尔德在愤怒中攻击齐格弗里德致命弱处,当她得知自己上当后,将齐格弗里德已得到的指环扔回莱茵河,本人投身烈火中,瓦哈拉宫毁灭。
瓦格纳写作这套歌剧时的创作次序是颠倒的,他写成《众神的黄昏》,认为太简单,便在它的前面补写了《齐格弗里德》,但这部作品又需要说明,这样就有了《女武神》,最后才添写《莱茵的黄金》。
普契尼的《外套》、《修女安琪丽卡》、《贾尼·斯基基》却是组合剧的形式,这三部歌剧虽然在情节上毫无联系,并且又是分别上演的,但它们的题材均取自但丁的《神曲》,分别与净界、天堂和地狱相对,并且都以人世间的生死为主题。《外套》讲述了一对夫妻因失去孩子而陷于悲惨境地的故事,它描写塞纳河大驳船上干活人们的生活及他们糜烂不堪的男女纠纷,是一部充满血腥残酷的真实主义歌剧。《修女安琪丽卡》写一个失去孩子的修女得到神的宽恕。它以修道院为背景,上场的全是女性,是一部伤感的神秘剧。最有名的是《贾尼·斯基基》,这是一部含泪的喜剧,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黑色幽默,写一个父亲为女儿的爱情幸福,不惜用诡计争夺遗产的故事。
歌剧史上还有一种有趣结构,即“脚本系列剧”。它有一个罕见的例子,这就是博马舍(Beaumerchais, 1732~1799)写的费加罗的故事。博马舍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既是王室的钟表师,又是国王妹妹的竖琴教师,他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处处表现出进步的共和主义思想。这套组剧共有三部:一、《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二、《费加罗的婚礼》,三、《有罪的母亲》。第一部戏剧中帮助伯爵取得爱情的费加罗,在第二部中却受到伯爵的欺凌,这一情节相当尖锐地提出了当时的阶级关系问题。有意思的是莫扎特比罗西尼早生三十六年选择了组剧的第二部,罗西尼则在后来选用了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