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

巴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民族音乐学家巴托克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杰出代表。他长期从事匈牙利以及东欧、中欧、土耳其、北非等广阔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收集近八千首民间歌曲,发表学术论著,创导了比较音乐学这一音乐理论的新兴学科。他不仅整理、改编民歌,而且将民歌精神渗透于自己的创作灵感之中,形成独树一帜的巴托克音乐风格。他以开放豁达的心胸,博采众长,开拓现代音乐的表现技巧。他的创作曾受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影响,同时继承了巴赫、贝多芬以来的优秀传统,在旋法、和弦结构、节奏和调性组合、音响建筑等多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巴托克作于1911年的独幕歌剧《蓝胡子城堡》,故事取材于十七世纪作家佩洛的故事集,脚本由作曲家的好友贝拉·巴拉兹(Bela Balasz, 1884~1952)撰写改编,这是巴托克惟一的一部歌剧。剧情和人物性格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色彩。幕前,一名说白演员在乐队演奏的五声音阶风格的音乐背景中叙述一段虚构的古代传奇故事。幕启,蓝胡子公爵(男低音)偕新婚妻子裘迪特(次女高音)步入阴森的哥特式圆形城堡大厅。裘迪特用手触摸潮湿的墙壁,感到神秘可怖,乐队奏起表现血的小二度动机,此动机贯穿全剧。裘迪特怀着恐惧的心情要求公爵给她钥匙,打开一道道神秘之门。一间是挂满带血刑具的拷问室;一间是血迹斑斑的兵器库;一间是沾有血渍的珍宝储存室;打开第四道门,眼前是迷人的花园,她摘一朵玫瑰,却是用血培育而成的。音响益趋增强,气氛更为紧张。在乐队全奏中,打开第五道门,呈现出蓝胡子广阔的田野领地,血色的云彩布满蓝天。蓝胡子请求裘迪特别再打开后面的两道门,裘迪特决心看个明白,坚持开启第六道门,却是公爵前妻们用泪水积成的白色湖池。两人争吵,一个不让开启第七道门,一个执拗地认为里面必有前妻们的尸体,公爵无奈地交出钥匙。第七道门打开后,木管乐器奏出民歌风格的音调,舞台上射出银色的月光,阴暗处闪出三个幽灵般的女人,穿戴华贵,珠光宝气。蓝胡子跪倒在她们面前回顾旧时爱情,三个幽灵默不作声。公爵又为裘迪特佩戴珠宝和王冠,裘迪特遂又随三个幽灵走进房间,然后消失。蓝胡子发出哀婉的叹息……

这部歌剧带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蓝胡子是一个男人,却隐藏着既温柔又残酷的灵魂;公爵是高贵身份的标志;城堡既是蓝胡子的领地,又是他的内心世界;血是暴力的象征;七个房间比喻公爵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方方面面;裘迪特是黑暗世界中女人的符号;第七间房出现的三个衣着华贵的女囚,既表明了她们作为公爵前妻的身份,又象征着悲剧、死亡。歌剧暗示婚姻并不能使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鸿沟消失。一且信任的绳索被切断,留给男人的仍然是孤独,留给女人的也只有一条路:重复她的前辈走过的路。更深层次的寓意则在于它表露了作曲家在世纪之交,面对险恶人生,对社会悲剧所发出的感慨。

全剧仅有两个主要人物,都是被夸张、变形了的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除了介乎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语言化音调外,有一个庞大的乐队作为戏剧氛围渲染、人物心理刻画的主要手段。前五间房音响趋向强烈,至第五幕用全奏加管风琴推向高点,然后自第六间房起力度渐趋减弱,变化幅度很大。这更接近于表现主义一些作品的心灵扩张和极度悲剧化的艺术处理。

在音乐语言和匈牙利语演唱方面,巴托克不仅注重音阶、调式的运用,而且特别强调语音中的特殊重音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