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尼采蒂
2025年10月13日
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
唐尼采蒂是苏格兰后裔。出身于贝加姆一个编织匠家庭。二十一岁发表第一部歌剧《勃艮第伯爵恩里科》。四年后他的第四部歌剧《格拉纳塔的佐拉伊德》在罗马上演获得成功,早期作品受罗西尼影响。
唐尼采蒂写作技巧之熟练令人惊讶,他的名作《宠姬》竟用几小时即告杀青。他一生作有七十余部歌剧。这些作品可分两类,一类是应歌剧市场需要的产品,如音乐滑稽剧《夜钟》等。另一部分才是他真正的杰作,这部分作品大抵都取材于雨果、大仲马、司各特、拜伦等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例如歌颂反抗暴政的英雄悲剧传奇《安娜·博莱娜》、《玛丽亚·斯图亚特》和《吕克莱斯·波尔吉》等。此外还有所谓“发狂歌剧”—通常在这类歌剧中都会借一个精神异常的主角唱出种种高难度技巧—那是由于法国大革命之后政情不稳,官警镇压言论,艺术家们以迂回曲折的创作反映了平民阶层紧张的心理状态。例如抒情正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社会心理传奇剧《夏莫尼的琳达》等。
他的著名作品还有喜歌剧《爱的甘醇》、《军中女郎》、《唐·帕斯夸勒》等,这些剧目至今仍上演不衰。
尽管唐尼采蒂并不算是很有个性的作曲家,但他的旋律通俗易记,节奏变化灵活,既能满足听众的口味,又能满足演唱家发挥美声技巧的要求,许多唱段是音乐会上歌唱家们必演的曲目。唐尼采蒂的和声明快,转调恰当,配器清晰而有效果,通常以简洁的竖琴为歌腔伴奏,而在那些引人入胜的华彩之处又用器乐助奏,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唐·帕斯夸勒》虽然按一般喜歌剧的结构和角色格局写作,但音乐的样式上却有所变化,把咏叹调写成小夜曲,为宣叙调配上乐队伴奏,等等。因此这部歌剧是威尔第的《法斯塔夫》问世前最好的喜歌剧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