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序曲的结构

早期序曲的结构

最早确立的序曲格式是兰迪(S. Landi, 1586~1639)于1632年在其《圣阿莱西奥》的开场前所用的一段音乐。这是缓慢庄严的引奏,再加一段三段式的歌曲坎佐那(Canzona),便成了一种新颖格式的序引。但是到了十七世纪晚期,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却以快—慢—快的三段形式进一步发展定型为意大利式歌剧序曲。这种序曲即成为后来交响曲的先声。与此同时,以吕利的创作为代表的法国式歌剧序曲虽是一种慢—快—慢的布局,如他的《阿尔米德》序曲,先是一段主调音乐,缓慢而庄重,带有持续的附点节奏,随后是较快的赋格式模仿段落,而最后的慢速段落,却是第二部分“快”的尾声。乐队由五声部弦乐器组成。此种序曲可能是由于显得守旧而不合时宜吧,1750年后便逐渐从歌剧舞台上销声匿迹了,但其对后来独立器乐套曲的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