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 机器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汤姆在得克萨斯州开卡车,他已经听过很多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情了。他对自动驾驶汽车有所了解,在他住处的周边地区还见过有人开这样的汽车。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已经经历过他驾驶的卡车的导航、定位和燃油效率系统的重大变化,但这次感觉有些不一样。他知道有些领先的科技公司,比如谷歌的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公司、宝马和特斯拉等汽车公司,以及优步等拼车公司正在这方面大力投资。截至2018年10月,字母表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Waymo在公共道路上的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600万千米。

美国已经有22个州实施了允许自动驾驶汽车驾驶测试的法规。这表明未来很可能会在这些州全面采用这种技术,而汤姆的家乡得克萨斯州就在其列。对他来说,自动驾驶汽车早晚会成为主流,问题不过在于是早还是晚。他也读过自动驾驶汽车的投资者早期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宣称跟人类相比,自动驾驶汽车更加可靠,更不容易出错,也不需要休息。司机的工资和福利在运输公司的成本中占了将近40%,自动驾驶汽车背后的经济动机显而易见。此外,还有社会效益:美国每年死于卡车撞车事故的超过4000人。

所有这些都让汤姆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感到焦虑不安——和他一起的,还有美国约400万名司机中的很多人。有研究表明,全面采用自动驾驶将使这个领域的就业人数减少三分之二,〔6〕因此汤姆似乎完全有理由担心自己的工作。

还有很多人也和汤姆一样,开始感觉到机器人对他们工作的影响。“机器人”(robot)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1920年的科幻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U.R.)中。其源头是捷克语的“robota”一词,表示强迫劳动或脏活累活。跟这个原始定义一致,机器人善于承担重复性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今天全世界有200多万台机器人在工作,大部分在制造业,而韩国最为集中,每1000人就拥有50台机器人。这种集中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就像企业家埃隆·马斯克预期中的“外星人无畏舰”工厂——一条无人生产线。他解释说:“不能由人去操作生产线,那样会把生产速度拉低到人的水平。”〔7〕

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还在提高,其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因此机器人取代人工绝不会止步于制造业。在服务业,你可能已经见过Pepper(派博),这是软银于2014年在东京分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巧的机器人,长得就像个孩子。在东京,Pepper在很多银行和办事处担任接待员或迎宾员,负责欢迎顾客并提供基本的服务信息。机器人降低了雇用成本,也解放了销售团队,让他们可以跟客户进行更久、更有针对性的交流。

机器人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日本的海茵娜酒店自称是一家机器人酒店,有一名机器人主厨(安德鲁),拿手菜是大阪烧,还有另外一些机器人会为客人办理入住,帮客人搬运行李。〔8〕加利福尼亚州的机器人萨莉会做沙拉;弗利佩会做汉堡;博特尔在酒店工作,为客人提供额外的毛巾和洗漱用品;还有家意大利公司Makr Shakr正在研发机器人酒保。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科技的脚步从未停歇,比萨连锁店达美乐甚至于2016年在新西兰提供了第一份无人机外送比萨——送到新西兰旺阿帕劳阿一对夫妇手中的一只peri-peri烤鸡和一张蔓越莓比萨。

你当然可以期待,有一天会有机器人为你服务——会不会也有机器人来照顾你呢?〔9〕到2030年,很可能会有,比如在日本等人口不断减少和老龄化的国家,机器人将提供家人和朋友无法提供的额外帮助。你同样可以期待家里就有机器人,负责完成吸尘、付账单等基本的事情,并自动订购食品乃至药品等日常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