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深层连接

◎ 关系:深层连接

哈佛大学有一项纵向研究,〔10〕探索了人们在一生中如何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乔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在指导这项研究时,有个方面浮出了水面——对人生最积极、最深刻的影响,来自深厚、浓郁、持久的友谊。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带来了一种有归属、受欣赏的感觉。当我们爱人和被爱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开心,感到自己被珍视、关怀和理解。如果我们无法跟他人产生关联,会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对他人的信任会渐渐消失,也会感到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焦虑不安。

弘树和圆香想要知道,他们要如何发展两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两个人都事业有成、工作时间灵活,同时还能养家糊口。他们希望两个人能平等分担经济责任和家庭责任。克莱夫试图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他开始认识到,跟比自己年轻的人真正打成一片,对他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他知道自己有很多要从他们身上学习的地方,同时作为回报,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指导他们。

这种可以协商、可以承诺的深层关系,这种更广大的交际网络,都需要时间来建立。但是很显然,20世纪出现的三段式人生——上学、工作、退休——非常不适合用来支持这样的关系。以现在预计的工作强度工作60年,你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建立一辈子的友情,也没法跟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在长寿面前保留三段式人生叙事,必然会导致我们跟人类最大的需求无缘。

1997年,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深蓝”电脑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这是个重大事件,表明人工智能的力量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卡斯帕罗夫后来指出:“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但并不会改变,而是会揭露我们的本性。”〔11〕

揭露人类本性的关键在于,调整我们的人生,重新规划我们的人生叙事,找到我们探索未来的方式,加深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并使之根深蒂固。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展示如何做到这些。

【注释】

〔1〕.通过仪礼(Rite of passage)是指一个人从生命中的一个阶段进人另一个阶段的过程,包括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四个阶段,与中华文化中的“四礼”(冠、婚、丧、祭)有相似之处。——译者注

〔2〕.关于“间隔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可参阅A.van Gennep et al,The Rites of Passa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以及V.Turner,“Betwixt and Between:The Liminal Period in Rites de Passage”,in The Forest of Symbol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3〕.http://www.bradford-delong.com/2014/05/estimates-of-world-gdp-one-million-bc-present-1998-my-view-as-of-1998-the-honest-broker-for-the-week-of-may-24-2014.html.

〔4〕.M.Huberman,and C.Minns,“The times they are not changin':days and hours of work in Old and New Worlds,1870-2000”,Explorations in Economics History,Vol.44(200710),538-67.

〔5〕.W.Scheidel,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8.

〔6〕.R.Chetty,M.Stepner,S.Abraham,S.Lin,B.Scuderi,N.Turner,A.Bergeron,D.Cutler,“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come and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S”,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6,Vol.315(20160426),1750-66.

〔7〕.H.Markus,and P.Nunus,“Possible Selves”,American Psychologist,1986,Vol.4(9),954-69.

〔8〕.J.Panksepp,Affective Neuroscience: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and Animal Emo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9〕.D.Cable,Alive at Work:the Neuroscience of Helping Your People Love What They Do,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8.

〔10〕.G.Vaillant,Triumph of Experience,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2.

〔11〕.加里·卡斯帕罗夫的引文见https://www.verdict.co.uk/garry-kasparov-humans-technology/“Garry Kasparov:We need better humans,not less technology”,Verdict,Robert Scammell,19 Februar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