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你对自己年龄的看法

◎ 改变你对自己年龄的看法

美国文化观察家弗兰·勒波维茨(Fran Lebowitz)曾经评论道,她年轻的时候将老年人视为不同的种族,并没有意识到时间在现在的年轻人和未来的老年人之间建立的联系。这就是用你会自动跨过的65岁的自然界限来定义老年会带来的问题。如何变老并非命中注定,而是会受到你的行为和信念的深刻影响。

如果你以时序年龄为标准来看待自己的年龄,就会很容易相信每个人都是以同一个固定不变的速度老去的——年复一年。但是从年龄可以延展的角度来看,情形远非如此。认识到你的年龄只有四分之一由基因决定还挺有意思的。〔5〕这给你的行动留了相当大的空间,也让你有了很大空间对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情施加影响。

这意味着,你在每个年龄能做什么并不是由生日蛋糕上有多少根蜡烛决定的。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多出来的寿命,认可年龄可以延展的想法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你的行为造成的影响会循环作用——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也将影响你的未来。如果你用这种递归循环的观点来看待你的人生,你会更愿意向前看,去关注你即将拥有的时间,而不是你已经逝去的时间。这种视角继而会鼓励你对未来大力投资,学习新技能,建立新关系,并为健康大力投入。

如何理解年龄的延展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你对年龄的主观感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对老龄化有积极自我认知的人,比消极自我认知的人平均多活7.5岁。〔6〕对英国6000名50岁以上老人进行的一项纵向研究也再次强调了态度对人们如何变老有深刻影响。〔7〕对老年生活持悲观态度(相信自己的身体状况会恶化,或者相信自己会感到孤单)的那些人,对衰老的感受更负面的机会要大得多。

我们每个人老去的方式都受到我们的行为、环境、情势和基因的影响,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由于循环作用的影响,这些差异会随着时间积累起来。未来几十年,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活到90岁、100岁以上,老龄化的绝对多样性会变得更加明显。你会读到百岁老人在运动方面取得的惊人成就,也会知道有些40多岁的人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或者经常多愁多病。面对这种多样性,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改变我们人生的叙事方式,不再单纯依赖年龄的自然衡量标准,而是对你目前的情势、你未来的需求和期望做出更个人化的评估。也就是说,对我们的生物学年龄和主观年龄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