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多个进入时间点
大部分公司的大门都只向20岁出头的年轻人敞开,之后很快就关上了。这也是为什么弘树的父亲急着让他现在就开始在自己的公司工作,担心弘树要是耽误了,可能就没机会了。在他看来,这是弘树开启职业生涯的黄金机会。
如果人们有度过多阶段人生的机会,那么这些大门必须为他们一直开着,让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年纪都可以进入。当弘树考虑60年的职业生涯时,他知道自己并不想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一家公司上。如果数百万年轻人都有同样的打算,那么晋升阶梯上就不会爬满一群步步高升的毕业生新兵。这样一来,要打造一支有才干的高级精英队伍,就不需要那么依赖于校招,而是会更多仰仗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招贤纳士。
对20多岁以上的人关闭大门,马上出现的问题就是无形中将那些在20多岁时探索和研究自己的技能和价值观的人都拒之门外了。他们这些人最想要的进入时间很可能是30岁出头。而且不只是那些探索、学习完了的30岁出头的人想进来,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在寻求以新的角色加入劳动力大军。在汤姆、英和埃丝特尔的故事中,这一点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
毫无疑问,企业会发现在这么多个时间点招聘非常困难。大多数企业擅长的都是通过一个同质化的选拔过程来挑选毕业生。判断年纪更大的人在不同行业中和工作岗位上获得了哪些技能、有多适合本公司,比评价毕业生复杂得多。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将关注重点从单纯的学历扩大到对相关技能的更全面分析,方式可以是利用数据分析和建立新标准。企业还必须重新考虑对简历中“空白”的看法,因为这种空白是在人们选择尝试和改变时才会出现的。从三段式人生的视角来看,这些“空白”很可疑。但从多阶段人生的视角来看,这些空白理应得到理解乃至赞许。
有些公司已经开始打造多个进入时间点。这些公司一开始关注的是重返职场的母亲,现在想的是拓宽路子,去搜寻整个人才库。英国电信公司O2提出了一个倡议,重点是欢迎那些离开职场两年的人回来。他们实施了一个11周的带薪项目,让这些人重新适应全职工作。与此同时,巴克莱银行设计了一个学徒项目,面向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那些已经干了大半辈子结果被解雇了的人,以及那些已经决定提前退休的人。
三段式人生只有一个进入时间点,本质上也是线性的——人们通过多次提拔得到进步,到了某个时候,他们的职业生涯就进入了瓶颈期。相比之下,多阶段人生中的职业生涯成了非线性的:有些时间在全职工作;有些时间花在休息、充电、学习新技能上面;还有些时间拿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因此,公司与其冒着失去正在步入新阶段的优秀员工的风险,不如给这些劳动力创造机会,让他们可以调整对工作的投入程度。
这种灵活性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这是招聘和留住员工的很有价值的工具,重要的是,它对圆香以及数量越来越少的年轻人群体很有吸引力。在社群中资助休假上学、公休和做慈善工作的时间,就是实现这种灵活性的方法之一。
更长而且非线性的职业道路也需要对何为晋升有新的思考。在以等级晋升结构为特征的线性职业生涯中,如果在一个岗位上待得太久,晋升就会受阻。在家族企业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因为晚辈可能需要等很久才能继承控制权。英国王室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撰写本书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93岁高龄,成为最年长、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子现年71岁,如果最终能够登上王位,他会成为登基年龄最大的英国国王。对他来说,长寿意味着漫长的等待。
作为回应,公司必须看准机会,将垂直晋升转换成水平移位。公司可以给员工提供机会,让他们以各种方式运用自己的技能,或是让他们的技能横向发展,这样可以创造更灵活的职业阶梯或职业网络,帮助员工更方便地上下调整。这样一来,水平方向的职业转换会被视为职业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职业停滞不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