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叙事
弘树和圆香在认真讨论分担家庭角色的问题。在讨论中,他们俩都很清楚,这完全是一种相互依赖的感觉。当然,他们的父母也都通过将家庭任务专业化,相互之间非常依赖——父亲管财务,母亲管一家老小。单看一个都不完整,两个人都无法独立。然而,弘树和圆香想要的相互依赖、互相关联的程度要深得多。
作为社会先锋,他们必须创造一种新的伴侣关系,有机会让两人都拥有事业,而不是一人有事业,另一人只是有份工作,或一人搞事业,一人带孩子。有很多选择都可以让他们实现两人都拥有事业的目标,同时还成功打造一个家庭。但是,如果没有有意为之的相互依赖,选择更多、更有弹性的工作带来的冲击可能会让他们的家庭分崩离析。
他们的关系可能会呈现出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描述过的“纯粹的关系”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并不会以过去为指导,而是放眼未来。他们“自由漂浮”,不再受限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外部条件,比如劳动分工或以抚养孩子为基础的分工。因此,这种新关系成为两个人的作品,而不是反映更普遍的社会习惯。对圆香和弘树来说,这个选择并不简单。他们不可能以在传统的伴侣关系中能够奏效的方式“顺风顺水”地走下去。他们必须就他们想要什么、渴望什么全面交流,形成一个关于“有可能如何”以及“也许有可能如何”的共同叙事。他们需要“反躬自省”:〔13〕深入思考并讨论什么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要达成的一致目标,以及他们准备做出的承诺。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以及他们看到的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来做出选择。
并不是只有他们才这样。纽约大学的朱迪丝·斯泰西(Judith Stacey)指出,〔14〕全世界的人都在积极构建新的家庭关系,而且这些重构并非细枝末节。斯泰西的看法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啻大规模试验和应当如何、可以如何重构伴侣关系的过程,而这种看法也许会让弘树和圆香备受鼓舞。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制度化不够,也就是说,目前的制度规范还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人类欲望。
这意味着圆香和弘树也许更有能力创造他们想要的家庭结构,因为制度化不足给他们提供了空间,让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想要什么,并根据他们想要的采取行动。〔15〕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奇心,根据所见所闻,以及他们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做出选择。
要想清楚这条新路径也许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回到之前我们为弘树可能的自我和道路创建的架构(见图4.1)。我们设想,他可以继续走他父亲为他设想的道路,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可以去旅行,还有可能创业。但是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人的故事。在对弘树可能道路的整个探索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考虑他会跟圆香在一起,而圆香可能也想有份事业。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设想中,弘树的道路是独立的,而不是互相依赖的。我们考虑的是单人叙事,而不是共同叙事。
现在,我们把这种互相依赖的因素加上去。我们可以假设,圆香和弘树都决定走上工作道路,都决定加入当地的公司。在图5.2中,我们将其标记为道路P1和P2。然后到他们30岁出头的时候(第二阶段),他们都决定继续全职工作,但也打算一起休6个月的假去旅行。他们走的是P4这条路,这会让他们走到各自的独特的第四阶段。他们决定暂时不要孩子,专注于各自的事业。他们的决策标准之一是日本企业变革的速度有多快。他们认为,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日本企业在引入工作灵活性方面都会进展缓慢。圆香如果决定专注于家庭而非事业,现在的性别差距必然会影响到她的职业生涯。
图5.2 圆香和弘树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