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更长期保持健康、活力和投入?
拉迪卡和圆香对预期寿命增加乐见其成,但她们也希望在多出来的这些年里可以健健康康地活着。71岁的克莱夫比他父母在这个年纪时身体好得多,而且指望着自己还能活很多年。不过,虽然他有些年龄更大的朋友身体仍然很好,但也有另外一些人不过是在勉强维持。他想知道如何度过他的退休生活,才能让自己最有可能保持健康。
在大部分国家,好消息是人在这些多出来的年纪大部分是健康的。一般说来,能健康生活的年份在人生中所占比例在预期寿命增加的同时至少是保持不变的,〔19〕在很多国家甚至还有所增加。例如,在英国,2000—2014年,预期寿命增加了3.5岁,其中2.8年是健康的(基于自主报告)。往前看,英国有一项研究预计,到2035年,65~74岁的人未患慢性疾病的数量将超过80%(现在这个比例是69%)。〔20〕75~84岁的人也有一多半(58%)可以有同样预期(现在是50%)。我们老去的方式有这样的改善,就意味着多出来的这些岁月并非只是在生命尽头多出来一段苟延残喘的时间,而是像中年晚期和老年早期延长了。
问题在于随着寿命延长,人们往往更容易患上非传染性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人们也更有可能同时患上这些疾病,导致并发症增加。但是,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影响也很重要。如果我们拿一个50岁的人和一个80岁的人来比较,那么年纪大的那位更有可能患上非传染性疾病和并发症;但由于随着时间流逝,老年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因此今天一位80岁的老人就没有20年前的80岁老人那么容易患病。
圆香和拉迪卡是不是应该规划比克莱夫和她们的父母更长的人生呢?在讨论技术创新和摩尔定律会不会延续下去时,有人提出不能期待过去的趋势可以一直延续到未来。在研究长寿的人中间也发生着同样的争论。有些专家认为,预期寿命已经达到极限,现在甚至可能会下降,因为糖尿病、肥胖症和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增加都在带来恶果。还有一些人则指出,虽然进化帮助消除了很多基因异常,但它从未真正作用于衰老,因为衰老是发生在出生之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最长实际预期寿命一直按照历史上的这个速度增加,老年人生存机会的改善就需要加快速度。
但是就算有这些很悲观的假设,今天出生的很多孩子还是完全有理由预期自己能活到90多岁。〔21〕而且,他们的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活方式越健康,他们的预期寿命就会越长。
有些人认为预期寿命会趋于稳定,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预期寿命还会增加。未来学家往往会高估科技发展的速度,然而政府统计学家在历史上却总在低估预期寿命,想想还挺有意思的。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它显示了英国国家统计局(ONS)自1975年以来对未来男性预期寿命的预测,并与实际实现的预期寿命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很明显,人们一直倾向于低估未来能达到的预期寿命。
图1.1 预期寿命预测及实际结果
(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未来预期寿命的增加变得越来越乐观。〔22〕这种乐观来自视角的转变,即把很多疾病看成衰老本身的结果,而这种转变也使得研究策略转向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变老。〔23〕这些研究继而带来了衰老过程最终可以减缓,甚至有可能逆转的希望。这个研究项目如果成功,有可能会让预期寿命在未来几年加速增加。一些最乐观的研究人员甚至相信,可以达到长寿逃逸速度(longevity escape velocity):当预期寿命每年增加一年以上时就可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人类就进入长生不老的世界了。500年或1000年的寿命说起来很吓人,但这项研究最有可能的直接回报是,通过减缓慢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来提高健康寿命。这样一来,也许可以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一直很健康,这种可能性非比寻常。
这里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变老的方式可锻可造,并非一成不变。历史上,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被认为是衰老的题中应有之意,但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归类为疾病。衰老本身最终也会有这样的遭遇吗?如果真是这样,就会成为历史上人类才智最突出的证明之一。已经有了一些很引人入胜的结果:科学研究已经成功地将蠕虫的寿命延长了10倍,〔24〕老鼠和狗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结果能不能用到人类身上。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达到逃逸速度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人身上测试这些治疗方法有明显困难,特别是只有到生命的最后阶段才能知道是否成功,因此需要做的试验旷日持久。但是,人们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越来越大,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似乎有理由相信,我们会找到有助于健康寿命和潜在寿命继续增加的方法。如果最长实际预期寿命要继续以过去50年的速度增加,就需要有这样的科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