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莹
他被毛泽东称做是自己真正的启蒙老师。他不仅教毛泽东读书识字,还教他做人的道理。
文正莹(1859—1929),号玉钦,湖南韶山市韶山区大坪乡大坪村唐家坨(当时属湘乡县)人,是毛泽东的八舅父。从1896年春至1902年春,毛泽东在唐家坨外婆家寄养过一段时间。在那里,他成为文正莹所开私塾的一名“旁听生”,接受了长达数年的学前教育。
当时,毛泽东只有几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其外祖母见他一个人没人照看,怕出意外,就让他的表哥文运昌、文南松等带他到舅父文正莹的私塾里玩耍。没想到毛泽东竟能安静地坐下来听课,跟学生们一起念书。后来他居然把《三字经》、《百家姓》等课文背下来。看到毛泽东读书这样有天赋,文正莹就有意对他进行培养。除了在课堂上教毛泽东读书识字外,文正莹还抽空教毛泽东读一些适合儿童口味的古诗,像曹植的《七步诗》、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以及李绅的《悯农》等脍炙人口的诗歌名篇。后来文正莹见毛泽东接受能力特别强,就拿自己在课堂里给学生们讲授的文章来教毛泽东。
关于毛泽东在这个时期受教育的情况,毛泽东的表兄文南松曾回忆道:父亲文正莹对毛泽东抱有较高的期望,常常教给他一些超出年龄范围的东西。如让毛泽东读难度较高的童蒙诗书《千字文》和《六言杂字》,还给毛泽东讲授过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夸着读书人光荣”的《神童诗》。文南松说,当时他和表弟毛泽东都还小,不懂诗中的含义,只朦朦胧胧地记得父亲说过,这是宣讲读书好处的书,就跟着他囫囵吞枣地背诵,由于该诗琅琅上口,易于记忆,竟学会了不少。
除了教毛泽东等读书识字外,文正莹还相当注重对后辈们做人方面的教导,希望他们“干正事,走正道,成大器”。他曾手抄《家范箴言》一卷,用来教育学生。据文正莹之子文运昌回忆,当时文正莹结合课堂教学,让文南松和毛泽东等诵读、熟记《家范箴言》,并要求他们把它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1902年春,毛泽东由父亲接回韶山正式入私塾接受教育。临行前,文正莹送给毛泽东一本《康熙字典》。
对于文正莹给予自己的启蒙教育,毛泽东在1951年会见表兄文运昌时,还饶有兴味地谈起童年时做“小小陪读郎”的趣事,称赞舅父文正莹说:“他才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哩!”在这之后,文正莹对毛泽东的成长与事业一直极为关注。在毛泽东正式读私塾期间,他经常借给毛泽东一些书籍报刊,从而拓展了毛泽东的视野。1910年秋,文正莹听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想让他到湘潭一家米店学经商,于是他会同毛泽东的几位老师和其他亲友一起说服毛顺生,让毛泽东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继续读书。
1918年夏,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活动,前往北京。在走之前,他把生病的母亲托付给舅父们照顾,并给文正莹等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
前在府上拜别,到省忽又数日。定于初七日开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莲护送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
1919年,毛泽东回到长沙,为提供母亲治病费用和生活所需,他应聘到长沙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在这期间,毛泽东于1919年4月28日写信给文正莹等亲戚,告知母亲在长沙治病情况,并对于舅父舅母对母亲的精心照料表示感谢。后来,毛泽东的母亲终因医治无效,于1919年10月病逝。文正莹帮助毛家料理了后事。
1921年春节期间,为动员亲人投身革命,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他曾专程到舅父家给文正莹及舅母拜年,还让舅父帮其处理家中田产。文正莹支持毛泽东变卖家产的举动,派两个儿子协助毛家妥善地处理了此事。
1922年11月,毛泽东在长沙主持中共湘区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沙分部的工作,他趁有同乡回乡之机,特地修书一封给文正莹。信中说:
舅父母大人尊前:
久不通信,疏忽得很!二位大人谅都人好,合宅谅都安吉!甥在省身体尚好,惟学问无进,甚是抱愧!刘先生回乡之便,托带片言,借当问候。有便望二位大人临赐教诲为祷!敬颂德安!
甥 毛泽东上
十一月十一号
1925年2月至8月,毛泽东偕妻子杨开慧回乡养病期间,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并创建韶山党支部。期间,毛泽东曾多次到唐家坨看望文正莹夫妇,还发动外祖家的亲友们参加农会。
1927年春节前夕,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的身份回到湖南,对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的农民运动进行考察。在此期间,毛泽东回到家乡,请文正莹出面把唐家坨的父老乡亲叫到一处,向他们宣讲办农会的好处,介绍革命的形势。在毛泽东的动员下,外祖父家的很多亲戚都积极投身于农民运动之中。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暴动,接着,率部上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以武力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道路。反动派在对革命军队实施“围剿”的同时,也对毛泽东的亲属进行迫害,文正莹一家被列为“匪属”,屡次遭到缉捕。1929年2月22日,军阀许克祥部将文正莹抓获。匪兵对文正莹施尽酷刑,逼他同毛泽东脱离舅甥关系,公开宣布不认毛泽东这个外甥,招供外甥媳妇杨开慧的去处,均被他严词拒绝。后来,因为地下党组织发动湘乡县各界士绅联名作保,也由于文正莹年迈体弱,已被匪兵折磨得奄奄一息,才被释放回家。文正莹回家后,因伤疾不治,于当年故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51年4月邀请表兄文运昌、文涧泉到北京叙旧。见面后,谈及八舅文正莹,毛泽东动情地说:“八舅是个大好人啊,他不仅是我知识上的启蒙老师,他还教我怎样做人。他对我毛泽东是有大恩的。”毛泽东还表示,有时间的话,想到舅家看看去,也去给文正莹上上坟。
1959年,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特意派人把外婆家的人接到韶山,并与他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