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定一

符定一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一中读书时的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向中共中央进言解决平津问题的方策……

符定一(1878—1958),字宇澄,号悔庵,出生于湖南衡山县瓦铺子罗家塘(今属湘潭县),后迁居湘潭县晓南乡新铺子下新屋。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同时又是著名教育家。

符定一少时就勤奋好学,先考入衡阳府师范学堂,毕业后考入京师大学堂学习英语。1908年回湘执教,先后任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湖南师范校长、衡阳中学校长等职。在汤芗铭督湘期间,他以“硕学通儒”的身份被选任为湖南教育会副会长,后任筹安会湖南分会副会长,不久又当选为国会议员,遂迁至北京定居。

1926年后,符定一任过财政部次长、盐务总署署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一度回乡隐居,捐款办学,并资助有志青年出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经毛泽东提名,年逾古稀的符定一担任了首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还担任过政务院文化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符定一终身致力于文化教育,为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毛泽东同符定一的交往,是从他考入全省高等中学开始的。当时,符定一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担任校长,在毛泽东入学之初,他亲自对毛泽东进行了考核。毛泽东出色的文笔深得符定一赏识。

在省立一中时期,符定一主要给毛泽东讲授古文、历史等课程。毛泽东的求知欲极强,他常到图书馆借阅书刊,符定一也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阅读。但毛泽东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觉得按部就班地在学校读书不如自修。于是,半年后便从省立一中退学,到省立图书馆自修。

1915年,符定一离开湖南到北平谋职,举家北迁。1918年秋,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也到了北平。毛泽东常到符定一家做客,他们交往的机会又多了起来,经常在一起研究学问、讨论时局。此时,毛泽东表现出要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强烈愿望。符定一对这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年轻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并在经济上予以资助。

1925年,毛泽东由上海回湖南养病,遭到军阀赵恒惕的通缉。符定一此时正在长沙省亲,他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关系从中疏通,使毛泽东得以脱险。

1943年,符定一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从北平假道重庆回到湖南隐居。1946年6月,毛泽东邀请符定一赴延安共商大计,符定一欣然前往。他到达延安后,毛泽东亲自主持了欢迎会。在延安,符定一发表讲话,揭露蒋介石政府的腐败和反动,对解放区给予热情洋溢的赞颂,并号召全国同胞同共产党一道,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9月,符定一辞别毛泽东,回到北平。随后,毛泽东托符定一的女儿符德芳带信一封,向老师表示感谢和尊敬,信中写到:

宇澄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受业 毛泽东

九月三十日

1947年,符定一在北平被国民党逮捕,毛泽东闻讯指示要积极营救。北平各大学约80余名教授也联名表示抗议,迫于各方面压力,国民党政府只得将符定一无罪释放。

1948年,符定一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新政协的工作。经地下党组织安排,他来到党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当时,符定一还就解决平津问题,向中共中央领导人提出“先攻克天津,然后夺取北平”的建议,并得到采纳。

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非常高兴,立即赶到符定一当时的住地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临分手时,毛泽东注意到符定一的住所条件不太好,关切地说:“这里条件差,连一个软座椅也没有,我回去让他们给你送一个来。你的年纪大了,坐这些硬木家具会腰痛的。”回到西柏坡,毛泽东亲自挑选了一件沙发,让卫士给符定一送去。

新中国成立后,符定一和毛泽东仍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之间常有书信来往。毛泽东常常利用闲暇时间,请符定一到家中做客、吃饭,还就一些学术问题和他切磋。1949年的一个冬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宴请符定一、章士钊等湖南籍文化界名人。入席时,毛泽东对符定一说:“你是我学生时代的老师,我的好多知识就是跟你学的。”并一定要符定一坐上座。1953年,符定一就自己的著作再版之事写信给毛泽东,并请他题词。毛泽东回信如下:

宇澄先生:

今日收到惠书,说尊著《联绵字典》再版嘱为题词事。我对尊著未曾研究,因此不可能发表意见。所谓“秦皇汉武之业”,大概是先生听错了。先生是著作家,似不宜与古代封建帝王的事业类比。方命之处,尚祈鉴谅为荷!

毛泽东

一九五三年七月七日

后来,符定一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联绵字典》进一步修订后,于195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毛泽东为此书题写了书名。1983年1月,中华书局将该书重印。

中央文史馆创建之初,鉴于符定一超群的德行、才学和名望,毛泽东提议由他担任首任文史馆馆长。符定一觉得文史研究馆比较清闲,馆长之职无所谓“官”,不过是“文、老、贫”而已,此职只要“老而贫的文人”当就可以了。毛泽东补充道:“还要有才、德、望。”意谓先生是才、德、望俱佳的人。后来,符定一正式就任了中央文史馆第一任馆长。

1951年6月,符定一写信给毛泽东汇报文史馆的筹备情况,催促尽快批准成立,以解决一些旅京老人的生计困难。符定一提议,如迟延开办,则请政府发表一批老人的名单,先期照单接济。毛泽东接信后,立即于6月26日给符定一回信,并安排有关人员对此事予以妥善解决。

1958年5月3日,符定一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