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胜

彭友胜

毛泽东在新军里当兵时的副目,常常手把手地教毛泽东擦拭枪支、打靶;毛泽东则教他读书、写字……

彭友胜,湖南衡东人。曾当过铁匠,后来参加新军,属湖南新军步兵第十五标。由于他训练以及行军打仗时,刻苦卖力,不久便升为副目。

在部队里,他和战士朱其升的感情最好。1911年,毛泽东请求加入新军,但负责接受新军的长官以无人担保为由加以拒绝。这一幕,恰被朱其升碰到。朱很同情毛泽东,他找到彭友胜说:“这位弟兄愿意参加革命军,无人担保,我们为他担保行吗?”彭友胜听了朱其升对毛泽东的身世和参军想法的介绍后,也很同情毛泽东,尤其赞赏毛“投笔从戎,为革命尽力”的抱负,便答应了朱其升的要求。于是,在朱其升、彭友胜的共同担保下,毛泽东以“毛润之”的名字加入了革命军。

在军队里,彭友胜和朱其升、毛泽东相处得很好,他在生活、军事训练等方面很照顾毛泽东,常常手把手地教毛泽东擦拭枪支、打靶,使毛泽东在军事训练上进步很快。而毛泽东有文化,在军营休息时,便给彭友胜、朱其升讲述《三国演义》等故事,听得彭友胜极为入迷。

毛泽东喜欢读书看报,他在军队里每月领到的7元饷银,大多用于购买书报。有一次,他在宣传革命的《湘江日报》上读到了一篇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就讲给朱其升、彭友胜听,并一起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但他们谁也说不清楚。

1912年3月,南北议和,战争停止了,彭友胜所在的部队奉命遣散,每个人发给3个月的饷银后被遣散回家。就这样,彭友胜和毛泽东依依不舍地辞别了。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新中国成立后,彭友胜得知当年的战友毛泽东成为了新中国的最高领袖,心情极为激动。他想与毛泽东联系,又担心时隔多年,毛泽东已经完全忘掉了自己。最后,他鼓起勇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向他表示祝贺,并汇报了自己的情况。让他惊喜的是,毛泽东很快就回信了。

毛泽东1951年3月31日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3月14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不一定能有结果,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以去试一试。去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一点向他作报告,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

毛泽东没有忘记当年在新军时的副目,这封信,给了彭友胜极大的荣光,他非常激动,并把这封信一直保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