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
中共的第一任妇女部长,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的蔡特金”……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闲,笔名振宇,湖南溆浦人。
向警予的父亲向瑞龄,幼年时赤贫,后来在溆浦县开设“大道生”南货店,生意火爆。晚年曾任溆浦县商会会长。
向警予六七岁时,便上私塾读书。女子上学,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1903年,向警予的大哥(后来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制经济科)向仙钺和地方开明人士,创办了一所兼收男女学生的小学。在大哥的支持下,向警予打破时人的偏见,带头入学,成绩优良。向仙钺留学日本时,曾参加同盟会,回国后是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之一。他给向警予讲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故事,指导向警予读《民报》、《新民丛报》、《天义报》等报刊,引起了妹妹对革命无限的神往。
1912年秋,向警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她博闻强记,成绩出众,并能团结同学,深受欢迎。据杨昌济《达化斋日记》(1914年5月13日)记载:“昨至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赴其成绩展览会。见本班(科)二年生向俊贤之日记颇有抱负;时痛亡母,性情亦厚。且时及王阳明之绪论,亦曾研究蒙特琐里之训练谈,可谓女教育界中之人杰。”向警予以其出众的才华和抱负,与陶毅一起成为杨昌济最为得意的女学生。而毛泽东、蔡和森则是杨昌济最得意的男学生。
1914年,向警予转入周南女校。当时的周南女校被称为“女革命家的摇篮”。校长朱剑凡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重视广大妇女的教育,他毁家办学,一心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当时,在周南女校任教的徐特立对向警予的影响也很大。
在周南女校求学的日子里,向警予与蔡和森的妹妹蔡畅是同学,因了这样的关系,向警予认识了蔡和森、毛泽东和其他的革命青年。他们一起畅谈人生,讨论国家的未来。有时,向警予还与蔡和森、毛泽东一起到船山学社听讲;他们也结伴到杨昌济先生家中,向杨先生请教。这一时期的向警予,爱国、热爱人民、革新自强,并且认为兴办教育能挽救国家危亡。
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1916年春,向警予回到了故乡溆浦,并担任溆浦县立女校的校长。溆浦女校创办于1906年,因常年经费没有着落,几度停办。向警予不畏困难,为解决经费和生源问题四处奔走,她和学校的老师们谱写了学校的校歌:“美哉!卢峰之下溆浦水,我校巍巍矗立当其前。看,现在已是男女平等,天然淘汰,触目惊心!愿同学做好准备,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阐述了为女界大放光明的办学宗旨。
在向警予的努力下,溆浦女校越办越好,成为湘西的一所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的新型学校。学校的学生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300多人,设有小学班、高小班、缝纫班、刺绣班、补习班等。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湖南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课、罢市的热潮。向警予积极地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发表演讲,号召大家“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不久,蔡畅写信给她,约她到长沙筹办女子赴法勤工俭学。向警予接到信后,欣喜异常,她毅然前往长沙。在长沙,她和蔡和森、毛泽东等人的接触更加频繁了。1919年下半年,向警予在长沙参加了新民学会。1919年10月,她发起成立了“周南女学留法勤工俭学会”。她还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是湖南妇女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倡者。
1919年12月,向警予、蔡和森、蔡畅等人赴法。向警予和蔡和森经常在一起谈论政治和学术问题,并很快相爱了。1920年5月,他们在法国的蒙达尼举行了婚礼,他们的结合被同学们赞誉为“向蔡同盟”。毛泽东也非常赞同他们的结合,得知消息后,他马上去信祝贺,并表示要奉他们为领袖。婚后,向警予积极帮助蔡和森搜集资料,一起研讨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各种流行的思潮,参加新民学会在法国的各项活动,还在法国的工厂里做工。
在1920年的蒙达尼会议上,蔡和森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及俄式革命,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向警予完全赞成蔡和森的主张,她协助蔡和森和各种错误的思潮作斗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她和蔡畅还把蔡和森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张贴在墙上,请大家阅读。
在法国,向警予还参与了进占里昂大学的斗争。蔡和森等人被遣送回国后,她在巴黎和蒙达尼,以怀孕之躯为解决留法勤工俭学女生的经费问题多方奔走,正如蔡畅所言:“警予在任何时间地点总是自然而然地最先行动和处于领导地位的人物。”
1921年底,向警予启程回国,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向警予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会后,党中央成立妇女部,向警予当选为第一任部长。
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瞿秋白等人主张国共合作,向警予赞同他们的意见,并耐心地向那些思想不通的同志们做解释工作。“三大”确定设立妇女运动委员会,并创办一种刊物。向警予担任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的书记,主编《妇女周报》。“三大”闭幕后,向警予回到上海,同蔡和森、毛泽东、杨开慧等人住在闸北区中兴路三曾里的党中央机关里,度过了一段难得相聚的日子。
为了实现国共合作,毛泽东、向警予、邓中夏等40多名共产党员被派往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向警予和毛泽东等人一起,协助国民党左派领袖,改组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并以上海执行部工作人员的身份,负责与上海各区妇女代表洽谈,筹建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后,在向警予的具体指导下,妇女运动中的统一战线工作被大大加强。
1925年1月,党的“四大”以后,向警予担任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委员长,在广州负责筹建广东女权运动大同盟,并担任第一届会长。
为了紧密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向警予还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她为中央妇女部起草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文件,还先后在《向导》、《妇女周报》、《妇女日报》、《妇女杂志》、《妇女年鉴》等报刊上,发表了《中国最近妇女运动》、《今后中国妇女之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妇女宣传运动之新纪元》等一系列文章和文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理论。1925年,她以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领导成员的身份,和蔡和森、邓中夏、李立三一起,参与发起和领导了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的同盟罢工。她坚持妇女运动中党的统一战线的思想和策略,最早提出并实践着知识妇女和劳动妇女相结合。
在实际的斗争实践中,在党的指导下,向警予创造性地指导各地建立起了妇女青年会、妇女参政同盟等以工农群众为骨干的革命妇女组织,发动亿万妇女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壮大了革命的阵营。
1925年秋,向警予随蔡和森等人赴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初,回到广州,并于夏季到武汉。在同年4月召开的党的“五大”上,向警予勇敢地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作斗争。会后不久,她被调往汉口市委宣传部工作。她特别重视党内教育,经常出席各工人支部的会议,组织各种训练班,编材料,为工作废寝忘食。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分共以后,武汉3镇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向警予受党的委派,留在武汉。她临危不惧,竭力营救被捕同志。她还负责省委宣传部的工作,领导党和工会的有关组织迅速转入地下,想方设法地到工厂去工作,同工人一起研究保全组织、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的办法。
“八七”会议之后,向警予精心组织人员听取苏兆征传达会议精神,坚决地否定了原来夏曦要他们丢掉队伍自己去追赶南昌起义部队的意见,要求他们立刻回部队去,参加秋收暴动,并以警卫团为基础,集合、训练湘、鄂两省的武装农民。后来,毛泽东在江西铜鼓找到了这支队伍,成为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
向警予在白色恐怖中从事斗争,她在法租界的一间小房子里,为编写和刻印党的秘密报刊而通宵达旦地工作着。她耐心地教育党员、干部:“共产党员是群众的核心,要说话有人相信,就要联系群众,带动群众,不摆一点架子。周围没有群众,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当时的斗争环境太艰难了,1928年3月20日,向警予和她的助手被叛徒认出,她被捕了。敌人对她进行百般诱惑和严刑拷打,逼她交口供,但她从未向他们透露任何实情。在狱中,她还积极地组织斗争,领导大家进行绝食,要求改善狱中生活。
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刑场,她视死如归,沿途向广大群众高声演讲:“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流血牺牲!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中国独立解放万岁!苏维埃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最后英勇牺牲。
不久,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向警予烈士的追悼大会。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三八节大会上,高度评价了向警予革命的一生:“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