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汉
曾经参加过毛泽东率领的“驱张”请愿团,赴北京请愿。后来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开拓者……
李启汉(1898—1927),乳名志生,又名李森,湖南江华县码头镇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早的党员之一,著名的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兼组织部长、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兼干事局长。1927年4月中旬被杀害。
早年,在一位亲戚的资助下,李启汉相继在江华县立高小、衡阳府中学、长沙岳阳府中学念书。他在衡阳、长沙读书期间,正是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国人逐渐觉醒的时期。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正在岳云中学上学,他积极地参加了罢课、宣传、游行、抵制日货的活动。在毛泽东发起的“驱张运动”中,他被选为学生代表。1919年10月,由李启汉等24人组成的湖南学生请愿代表团,会同湖南公民“驱张”代表团等团体,在毛泽东的率领下,赴北京请愿。他们向社会各界彻底揭露张敬尧在湖南的种种罪行,受到广泛的支持。1920年1月28日,湖南各界请愿团、教职工代表团和学生代表团,代表3000万湖南人民“请政府速即彻惩张敬尧”。李启汉加入了请愿的行列。这年春天,他来到上海,和先期到达的彭璜、毛泽东等人,继续进行驱张斗争,为“驱张运动”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的洗礼,李启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在上海,他结识了陈独秀、李达等优秀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李启汉住在上海渔阳里6号,1920年8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李启汉成为最早的团员之一,团的机关就设在他的住地。
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选派李启汉和李中深入工人群众中去开展活动。李启汉到沪西小沙渡筹办工人夜校,组织纺织工会。为了便于和工人交谈,他下决心学上海话,想方设法打入青帮,利用帮会结交工人,开展文娱活动,吸引工人参加他办的工人半日学校。他是建党时期工人学校最早的创办人之一,是最早一次罢工的领导者,领导了上海英美烟厂的罢工。
李启汉在上海工人中的积极活动,引起了租界巡捕房暗探们的注意。1920年12月20日,在英国租界工部局警卫处的情报材料里,首次出现了李启汉的名字,材料说:上海工人游艺会“于昨日下午二时借白克路二零七号举行成立大会,约有两百人出席。会议由一个名叫李启汉的工人担任主席。”1921年1月22日的情报中又说:“前曾传说有一个姓李的布尔什维克宣传家,已争取到两万多工人的支持,并企图继续努力争取到十万人。”可见,李启汉一度作为“危险人物”,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
1922年初,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李启汉没有被帝国主义者的拘禁和传讯所吓倒,日夜奔走,发动上海工人予以支援。1922年6月,他被巡捕房逮捕,后来又被引渡给军阀官厅监禁。直到1924年秋江浙战争爆发,军阀忙于内战,他才于10月13日被释放出狱。
出狱后的李启汉,经过短暂的休养,来到广州,投入到更猛烈的战斗中去了。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广州的局势越来越险恶,他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研究对策,力图挽救革命危机。4月25日,广东的国民党派出大批军警,到处搜捕、杀害中共党员、青年团员、革命工会领袖和左派领袖;搜查和封闭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等革命团体。这天凌晨,李启汉的住宅被包围,他再次被捕了。据目击者说:“当李启汉同志被捕路过南关时,昂首阔步,怒目而视,大骂国民党反动派卑鄙无耻,并引亢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敌人的审讯并不能产生任何效果,他始终坚强不屈,最后被秘密杀害,年仅29岁。
毛泽东深切地怀念着李启汉,1945年,他还鼓励邓中夏的夫人夏明:“不要忘记启汉、中夏同志的遗志,要继承他们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