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庵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数学老师。对于毛泽东的“偏科”现象,能给予充分的理解。他对毛泽东的循循善诱,使毛泽东改变了对自然科学的看法。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情况时说:“这所新学校有许多校规,我只赞成其中的极少数。首先,我反对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我想专修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并不特别感兴趣,也不去钻研,所以这些课程我得到的分数很低。”数学就是毛泽东得分较低的课程之一。
虽然毛泽东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但是他对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两位数学老师却特别敬重,这两位老师分别是王立庵和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特别是在王立庵的影响下,毛泽东对自然科学的看法后来也有所改变。
在湖南“一师”,毛泽东的国文成绩特别突出,尤其是他那一手兰亭体小楷和作文,更是博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但是他把注意力都用在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上,认为要改造社会、唤醒民众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只有学好社会科学知识,而自然科学知识只是教人以谋生的技能。加之他在6年的私塾中,读的多是“四书”、“五经”以及一般的历史典籍,因此尽管他后来读了一年中学,但是他的数学基础仍很薄弱。与此相联系,他对与自然科学的其他有关的课程也没有多少兴趣,于是出现了“偏科”的现象。有时上数学课,他还托病请假,到别的地方看有关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任课老师王立庵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并未责怪毛泽东,而是尊重他的个人志趣。毛泽东有时在数学课上看别的科目的书籍,王立庵也不加干涉。毛泽东对老师的特殊照顾极为感激,从此没再缺席数学课。
在1915年上半学期湖南“一师”学生反张干校长的学潮中,张干要开除以毛泽东为首的17个学生。王立庵和其他老师在学校教职员会议上公开为毛泽东说话,向校方施加压力,反对学校开除毛泽东的决定。最后,他们迫使张干收回成命,改为给毛泽东等记大过,使毛泽东得以继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
在湖南“一师”的最后两年里,毛泽东由于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精力花费较多,致使数学成绩下降,数学测试常有不及格的现象。王立庵常常把毛泽东的考试分数改成及格。
1915年放暑假后,毛泽东没有立即回家,而是留在学校一边自修哲学,一边请王立庵给自己补习功课。他每天早晚在学校读书,上午和下午到王立庵所住的“李氏芋园”听数学课,中午就在王家吃午饭。后来,王立庵见毛泽东每天往返于“一师”和“李氏芋园”之间,颇为辛苦,就让毛泽东搬到“李氏芋园”的《公言》杂志社内寄宿。在这期间,王立庵不仅认真地给毛泽东补上了平时落下的数学课,还送给毛泽东一本抄满数学公式和定律的本子,帮他学好这门功课。毛泽东在那里补习了两个多月,直到新学期快要开学时,才回韶山冲看望家人。
这次补课给毛泽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他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岁月里,他积极提倡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譬如,在1921年“新民学会”举行的新年大会上,毛泽东就曾定下“三十岁以内设法补足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的知识”的自学计划。1941年,他给当时尚在苏联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写信说:“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1964年,毛泽东在多年对自然科学和自然辩证法进行精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本粒子可分”的思想,为中国和世界物理学领域探索基本粒子的深层次结构,“找到了开门的钥匙”。1977年毛泽东逝世一周年之际,为了纪念毛泽东对该领域研究的贡献,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决定,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
毛泽东从事革命工作后,对王立庵给予自己的理解和帮助仍念念不忘。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延安与著名作家、当年的同学萧三叙旧时,还提及他们(萧三当时也没回家)1915年暑假留校补课的事,称赞王立庵是个“明白人”、“好人”,是一个“知人善教的好老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方打听王立庵的消息,得知他早已作古,深深为之惋惜。1950年5月,王立庵的儿媳、无锡师范学校附小教师吴启瑞给毛泽东写信,一方面向毛泽东致敬,一方面告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毛泽东在7月19日亲自给吴启瑞回信,在信中说:
启瑞先生:
五月来信收到,困难情形,甚为系念。所请准予你的三个小孩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减轻你的困难一事,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我是没有不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该子弟班有容纳较多的小孩之可能否?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保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此复。并颂
教祺
毛泽东
七月十九日
吴启瑞接到毛泽东的信后,拿着这封信找到苏南区委负责人,再次反映了家庭生活困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派人为吴启瑞解决了孩子免费入学问题。当地民政部门还依照有关政策给她家以救济。此后不久,吴启瑞再次给毛泽东写信,向他汇报了这些情况,并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1960年6月26日下午,正在上海考察的毛泽东在锦江饭店接见了吴启瑞,详细询问了吴启瑞的生活状况,还与她合影留念。后来,毛泽东曾多次亲自去信或派专人代为去信,关心吴启瑞一家的生活问题,并于1961年底给吴启瑞家寄去1000元钱,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