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福轩
中共韶山党支部第一任书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韶山从事农民运动的得力助手,著名的“韶山五杰”之一。
毛福轩(1897—1933),湖南韶山人,父母是贫苦的农民。1922年秋,在毛泽东的介绍下,他到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工作,这是中共湘区委员会主办的一所进步学校,有何叔衡、夏明翰、李达等进步的共产党员。在这些共产党员的影响下,毛福轩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耳濡目染,也逐渐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增加了投身革命的信念。
1922年冬天,受毛泽东的派遣,毛福轩来到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天,毛泽东因病回到湖南休养,并利用这个机会在韶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而毛福轩则被党组织从安源调回韶山,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
1925年6月,隶属于中共湘区委员会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党组织的代号为“大校·CP”,党支部的代号为“庞德甫”,斗争经验丰富的毛福轩担任支部第一任书记。
1926年3月,毛福轩以中共湖南区委特派员和农运特派员的身份,负责指导湘潭、宁乡、湘乡3县边区党的工作和农民运动,同时还积极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当毛泽东在韶山、湘潭等地考察农民运动时,他亲自陪同毛泽东前往,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农民运动的进展和发展动向。
“马日事变”以后,根据湖南临时省委的指示,毛福轩积极组织株洲农民参加围攻长沙的战斗。大革命失败后不久,他当选为湖南省委委员,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组织韶山农民武装策应秋收起义,但不幸失败了。毛福轩被迫到上海寻找党组织,从事党的地下出版发行工作。1929年,毛福轩打入国民党金山县公安局当上了警察,化名毛恩灏。在白色恐怖岁月中,他利用自己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多次为党组织搜集情报,提供枪支弹药,竭尽所能救护革命同志。
由于中共中央“左”倾路线的错误,中共在白区的力量受到极大的破坏和摧残。1933年初,上海地下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叛徒的出卖,毛福轩被捕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并不能动摇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他在遗书中写道:“余为革命奋斗牺牲,对于己身毫无挂虑。”1933年5月18日,毛福轩被国民党杀害了,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得知毛福轩牺牲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他深情地回忆说:“一个农民出身的同志,学习和工作那样努力,一直到担任党的省委委员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