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民
她曾是童养媳,是毛泽东救她脱离苦海,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后来,她曾帮助毛泽东摆脱军阀的追捕。
刘天民,1902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原姓庞。5岁时就嫁给一个姓萧的20岁的残废男人,受尽苦难与折磨。她不甘心这样的生活,拼命抗争,但受到当地地主和族长的迫害,他们把她吊着,打她,扯她的头发,倒拖她的双脚,将她的头在地上撞来撞去,直撞得她晕死过去。刘天民的父亲死得早,母亲一直守寡,家中特穷。见女儿受尽折磨,她没有丝毫办法,只知道淌眼泪。
闻讯赶来的毛泽东,将她从火坑中解救出来,还劝她母亲让女儿出走。那是1923年夏天,毛泽东和私人秘书李耿侯(刘天民的姐夫)来到了刘天民的娘家深泉湾。毛泽东对她的妈妈讲述革命道理,刘妈妈思想终于开了窍,她擦干眼泪,激动地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我活了六十岁,从没有看见过像您这样好的人!”她将自己仅存的一点钱拿出来,资助刘天民出走,离开那个人间地狱。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离开家乡的刘天民,跟随毛泽东来到长沙,在昭潭女中半工半读。1923年8月,毛泽东以刘天民的遭遇为模本,在长沙《大公报》上发表署名为《解放妇女》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女孩从小被遗弃,被人收养,5岁便送给一个残废人当童养媳,受尽人间折磨的故事。
在毛泽东的耐心教育和指导下,刘天民的思想日益进步。1923年10月,由毛泽东的秘书彭公达、杨昭植为介绍人,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青年部长、团委书记等职。
1925年,刘天民还营救过毛泽东脱险。当时,毛泽东到韶山开展工作,赵恒惕密令其弟——湘潭反动头子赵恒哲抓捕毛泽东。湘潭县议员郭六宾平日与刘天民交谊甚厚,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刘天民立刻派共产党员郭士葵赶往韶山援救毛泽东。在他们的掩护下,毛泽东从宁乡转到武汉,安全脱险。
1926年,刘天民受毛泽东的委托,担任湖南省党校杂志编辑,住在清水塘毛泽东家里,与杨开慧朝夕相处,帮杨开慧照顾孩子。当时,毛泽东领导农民运动,公务繁忙,终日劳累奔波,很少回家。
1927年,毛泽东还曾经选派刘天民和另外的5名女同志到苏联留学,但没有成功。1930年,杨开慧不幸被捕,在长沙英勇就义。刘天民悲痛万分,她回到家乡以教书为生。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她被迫脱离了党组织。
后来,刘天民与毛泽东的好朋友郭梓材结了婚,并在湘潭县城的一所小学里任教达18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虽然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袖,但对郭梓材、刘天民两位故友仍念念不忘,并多次写信问候他们,给他们汇款寄东西,关怀备至。从1950年起到1962年止,郭梓材、刘天民夫妇先后收到毛泽东亲笔写的回信有4封,毛泽东嘱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写的回信有7封,加上毛泽东寄的诗词等,共计13件之多。另外,毛泽东还给他们汇款6次,合计金额达1700元。
为了解决郭家的生活问题,毛泽东根据刘天民大革命时期曾参加革命的经历,建议湘潭有关部门安排她到湖南文史馆工作,但未能如愿。后来,刘天民被安排在湘潭市政协工作。此后,刘天民先后担任了几届湘潭市政协委员,直到197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