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昌陶

易昌陶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他去世时,毛泽东曾为他写过许多挽诗和挽联……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和易昌陶是同班。在众多良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他们经常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探讨个人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课余时间,毛泽东和易昌陶等同学一起外出锻炼身体,游泳、郊游、在野外夜宿等都是他们所喜欢的锻炼方法。但不幸的是,1915年,易昌陶去世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还没有改变,帝国主义的压迫并没有减轻,人民仍然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自己而去,一位学业上共同追求进步的好朋友、未来革命生涯中的战友,就这样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毛泽东的心情十分沉痛。他多次写挽联表达自己的心情。

5月23日,学友会为易昌陶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在挽诗中写到:“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婶。列峰育且高,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前,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没,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这是一首长达40行的五言古风,也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留有手迹的最早诗作。

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在致湘生的信中,抄录了一份为悼念亡友易昌陶而写的一首挽诗,诗中写到:“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凄凄,泪侵双腮。采采余孤景,日落衡山西”,“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又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这些诗作真切地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好友的深切怀念,对民族危艰的沉重忧虑和以雪耻救亡为己任的学子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