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梅

毛新梅

早年,他是韶山人民所称颂的“乡间好郎中”,是大革命时期在韶山培养的共产党员之一,是“韶山五杰”中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人。

毛新梅(1886—1927),他的父亲是一个乡村医生,他早年继承父业,在乡间行医看病,救死扶伤。他极富同情心,贫苦人家请他看病,不管寒冷的深夜或者是刮风下雨,他都会赶去诊断,给他们配药,并且分文不取。他的善行深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韶山人民赞誉他是仁术济世的“乡间好郎中”。

1923年春天,毛新梅随毛泽东来到了安源开展工人运动。矿工们艰苦的工作环境,牛马不如的生活使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安源工人为了改善处境所作的罢工,使他的认识和觉悟都有显著的提高。他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只有抗争,才有出路,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925年1月,因父亲病危,毛新梅回到了韶山。毛泽东所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的抗争中。在给乡亲们看病的同时,他积极地向乡亲们宣讲安源工人组织起来、英勇地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情况,号召乡亲们为改变受压迫的处境而起来革命。

1925年2月~3月间,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毛新梅、毛福轩等人迅速组织起秘密农民协会20多处,为当地的农民运动奠定了组织基础。毛泽东还以“打倒列强,洗雪国耻”为口号,建立起了“雪耻会”,这是一个合法的反帝爱国组织。毛泽东和毛新梅等韶山支部的同志以雪耻会宣传部的名义,组织农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他们号召农民群众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

1925年6月,毛新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表达了自己“努力革命,牺牲个人,服从组织,阶级斗争,严守秘密,永不叛党”的誓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不久,党组织派他带领毛爱堂等5名农运骨干到广州农讲所学习。为了筹措路费,他卖掉了家中惟一的一头耕牛。

毛新梅是湘潭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1926年8月,湘潭县召开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农协,他当选为县农协执委会委员。在毛新梅等人的领导下,湘潭县农民运动于1926年10月以后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到1926年11月止,湘潭县18个区(包括城区),已经成立区农协14个,区农协筹备处20多个,乡农协450多个,乡农协筹备处20多个,共有会员12.05万人,远远地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毛新梅和县农会的其他成员领导广大的农民,在经济上狠狠地打击和削弱地主阶级的实力,他们在广大的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减押,不准囤积居奇。他们还成立民食维持会,组织平粜,取消地主阶级的一切超经济强制。县农会还在农村广泛开展禁烟赌娼等一系列改良社会风俗的活动。

1927年1月2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秘书处电告湘潭县党部:“中央委员毛泽东,本部监察委员戴述人,克日来县巡视党务,仰即沿途照护,并请各乡党部、各区农协知照。”1月4日,毛泽东在湘潭县农协驻地塔公祠召开座谈会,毛新梅和县农协委员长郭咏泉详细地向毛泽东汇报了湘潭县农民运动的情况。

“马日事变”以后,韶山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927年6月的一天,毛新梅从湘潭回到韶山寻找党组织,被反动派盯上了。这天清晨,一位乡亲匆匆赶来报信,说他已被敌人发现,劝他迅速转移。但是,毛新梅发现来报信的乡亲身染重病,他坚持要给这位乡亲把脉治病,开好药方后再走。敌人越来越近了,最后包围了他的住所,他被捕了。敌人把他绑在毛氏宗祠的廊柱上,严刑拷打。面队敌人的拷问,他横眉冷对,神态自若,不透漏任何消息。6月26日,毛新梅被杀害于湘乡研池坪,时年41岁。他死时,镇定自若、昂首阔步地走向刑场。临刑前,他坚定地对妻子沈韶华说:“好好把儿女带大,革命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