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尔康
湖南农民运动的领袖之一,被衡山群众亲热地称为“湖南的彭湃”。曾在韶山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
贺尔康(1905—1928),字承贵,号过吉,又名跨龙,化名何志成,湘潭县韶山人。自幼家贫,读过私塾。他十分向往新式学堂的学习,在父亲不同意的情况下,1922年夏,他和庞叔侃来到了长沙。
1922年秋天,经同乡毛泽东介绍,贺尔康就读于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在入学前的资格考察中,贺尔康说:我的志愿,是要振兴中华,把帝国主义赶出去,把人民解放出来。入学后,在校长何叔衡、老师夏明翰、罗宗翰等人的支持下,他半工半读,学习刻苦努力,广泛地接触群众,深入社会,关心时政,凡是团省委、省学联主办的游行、集会、讲演、宣传,他都积极参加。
1923年1月,经夏曦介绍,贺尔康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11月20日,他又进入湘江学校农村师范部学习,湘江学校以储备农运人才著称。1925年春夏之交,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受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及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派遣,贺尔康回到韶山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毛泽东分配他参加农民夜校的领导工作。贺尔康与杨开慧、柳季刚、庞叔侃、李耿侯等人办了20多所夜校,还协助毛泽东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创办韶山雪耻会。为了教育和组织农民,他和毛泽东、毛福轩、庞叔侃等人常常彻夜忙碌。在他们的努力下,韶山各乡建立了20多个秘密农协,创建了韶山党团组织。他还积极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韶山农民夺取教育权、阻禁平粜的农民运动。
1925年8月,贺尔康收到了毛泽东转交的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调他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信件,他在日记中写到:“虎元(湘区委代号)决定要我赴粤入农民运动讲习所。接此信,非常欢喜,筹足旅费,一定去。”过了几天,贺尔康、毛泽东、庞叔侃等结伴而行,前往广州。毕业后,贺尔康被派回湖南,担任国民党省党部农民运动特派员。
1926年,贺尔康被调往衡山,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军的行动。毛泽东来衡山考察农民运动的时候,贺尔康和中共衡山县地方委员会的同志向他作了详细汇报,并陪同毛泽东视察衡山农民运动讲习所和石湾、霞流冲、柴山洲一带的农民运动。对衡山农民运动所取得的成就,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党应大力加强组织建设,迅速夺取团防武装。贺尔康深有同感,他说:“毛委员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在实践中,他很注意贯彻毛泽东的指示,注意培养农协干部,重视工农武装的建设。
1926年6月下旬,毛泽东回到湖南任临时省委书记,贺尔康等人前往长沙从事秘密工作。他还当选为湖南省省委委员、农委书记。他支持毛泽东的用60%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意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中。10月,中共湖南省委又准备发动第二次起义,贺尔康被派往浏阳发动农民,攻打浏阳县城。但由于浏阳的工农武装骨干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暴动未能实现。
长沙“灰日暴动”以后,湖南反动派疯狂残杀革命势力,中共党的地下机关几乎全部遭到破坏。1928年4月,贺尔康被衡山军警逮捕,4月14日,惨遭杀害。韶山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遗体用银圆赎回,安葬在韶峰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