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

黄爱

他和庞人铨是毛泽东在湖南开展工人运动时首先团结的湖南劳工会领袖。在毛泽东的帮助和教育下,他从无政府主义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

黄爱,字正品,湖南常德人,1919年在天津读书时,因为参加五四运动,两次坐牢,1920年初回到湖南。

黄爱和庞人铨都是纯洁、正直、勇敢和具有一定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青年。他们在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都在长沙的工厂里做事,了解工人的疾苦,同情工人的遭遇。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受了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工团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力图提高工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联络了一些同学、工厂技师和工人,组织了“湖南劳工会”,成为湖南工人运动的领袖。

最初,长沙的甲种工业、楚怡工业和第一职业学校等工业学校的学生是劳工会举行群众集会时的基本队伍,后来逐渐在长沙第一纱厂、造币厂和泥木、缝纫、理发等工人中发展了一些会员。

正是由于劳工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黄爱和庞人铨在工人中有相当高的威信,因此毛泽东开始领导湖南工人运动时,首先就是要团结劳工会领袖他们。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劳工会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劳工会的会员常骂马克思主义是长尾巴的,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者是主张要政府的,同军阀差不多。毛泽东仔细分析了劳工会内部的情况,区分不同群体。在上层人物中,将黄爱和庞人铨这样的革命青年同那些反动的领导分子区别开来,将真正进步和落后的工人会员区别开来。毛泽东还向参加劳工会的工人进行耐心的教育和说服,争取其中的先进分子抛弃无政府主义思想,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在这之前,毛泽东和庞人铨就认识,他们是湘潭同乡,两家相距只有三四十里。庞人铨曾经参加“驱张运动”,那时,他对毛泽东就极为佩服。1921年,毛泽东曾经和黄爱、庞人铨一同到安源考察工人运动。毛泽东鼓励他们从事工人运动,反抗资本家,反抗军阀赵恒惕,但批评他们只作经济斗争,没有严密组织、没有远大政治目的的工运方针,批评他们想用炸弹、手枪干掉政府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毛泽东曾回忆说,在无政府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情况下,“在许多斗争中,我们是支持他们的。我们同无政府主义者达成妥协,并且通过协商,防止了他们许多轻率和无益的行动。”毛泽东还对劳工会提出了三点希望:劳动组合的目的更在于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工会组织要有民主产生的全权办事机构;工人应该养活自己的工会,以加强工人对工会的组织观念。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劳工会进行了改组,集中成立书记、组织、宣传三部,并请毛泽东助理会务。黄爱等人完全赞成毛泽东“小组织大联合”的主张。劳工会后来成立了土木、机械等十多个工会,会员也交会费了。

除了自己亲自帮助、教育黄爱、庞人铨以外,毛泽东还指定专人与黄、庞保持经常的联系。他们进步很快,大约1921年底,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月,第一纱厂工人为要求年终奖金,全体罢工。公司勾结、贿赂赵恒惕,要他加害黄、庞二人。16日深夜,他们跟华实公司在劳工会协商调停罢工问题以后,被赵恒惕的军队捕走,因为害怕工人群众抗议,所以,没有审讯,就在17日凌晨被偷偷押往浏阳门外斩首。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雪地。

黄、庞被杀的消息传来,毛泽东愤怒不已,他不顾劝阻,不顾个人安危,从乡村来到长沙市,召开会议,布置对赵恒惕的斗争和稳定工人的情绪。

后来,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工人群众在船山学社召开了两次黄、庞追悼会,还发行了纪念特刊。赵恒惕则严密封锁湖南的报纸,不准刊登与此事有关的任何报道。为此,毛泽东将李立三从安源调来,指示他到常德去动员黄爱60多岁的父亲,一起到上海,控诉赵恒惕的暴行。毛泽东到上海后,还主持了上海的黄、庞追悼会,沉痛悼念这两位为中国工人运动最早牺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