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瑾玎

熊瑾玎

毛泽东主持筹建的湖南自修大学建立后,他曾担任自修大学的教务主任,为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和党员的教育竭心尽力。

熊瑾玎(1886—1973),又名楚雄,湖南善化人。幼时父亲给他取名庆庭,而他自己立志“要做个有声有色的革命者,像玉石一样可贵”,遂改名为瑾玎。他在私塾读过7年书,勤于自学,古文根底深。青年时期在农村教过私塾和小学。

1914年,熊瑾玎受聘于长沙私立楚怡小学,并由此而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他们常在一起讨论时政,交流读书心得,探讨个人和国家的未来,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示了强烈的不满。1918年,他加入了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久,由于他思想激进,被楚怡小学辞退,于是来到了徐特立任院长的湖南孤儿院任教,得以通读徐特立的藏书,并找人补习英语,学业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1921年,好友毛泽东、何叔衡去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得知消息后,熊瑾玎极为振奋,认为“从今有道争先进,不怕阴霾黑暗天”,他对中国共产党寄予厚望。毛泽东主持筹建的湖南自修大学建立以后,熊瑾玎曾担任自修大学的教务主任,后来又担任湘江学校的董事。他与毛泽东通力合作,为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和党员的教育竭心尽力。他在湖南教育界享有声誉,曾经是徐特立在湖南教育界的得力助手。1924年国共合作,他参加了国民党,成为长沙市党部常委。他利用负责长沙县财产保管处工作的便利机会,解决了长沙市、县工农运动的经费问题。

“马日事变”以后,湖南陷入白色恐怖之中,革命陷入低潮,熊瑾玎受到通缉。但在郭亮的介绍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1928年,熊瑾玎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任会计,负责建立政治局秘密办公机关。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有密切的联系,但他们为着共同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上海,熊瑾玎和他的妻子朱端绶以“商人”身份,陆续开办商号、钱庄、布店、绸厂等,掩护中央机关工作正常进行。凡是与熊瑾玎夫妇共事过的党内外同志,总是以“熊老板”、“老板娘”称呼他们。对于他们的这段经历,周恩来同志后来在一份证明材料中写到:“在内战时期,熊瑾玎、朱端绶两同志担任党中央最秘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

1931年,熊瑾玎调到鄂西苏区任宣传教育部长兼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32年回到上海后,负责党中央内部交通工作。1933年,他到法租界给贺龙家属送生活费时被捕。在狱中,他吟诗抒怀明志:“年来身世感奔波,毕竟仓皇入网罗。漫道者番风味苦,辛酸尝尽见闻多。”

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后,熊瑾玎被释出狱,担任《新华日报》社总经理。他运用非凡的管家理财才能,与国民党的政治迫害、扣押稿件、封锁物资、断绝财源、特务钉梢、捣毁设备、殴打职工等做法作斗争,历时9年,终于完成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熊瑾玎负责经济工作和红十字会工作。1973年去世,时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