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果

贺果

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班密友,共同求学的时间长达5年半之久。而他们之间的友谊,则延续了50多年。

贺果,号培真,湖南邵东县江乡马王塘人,生于1896年。

1913年春,贺果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与毛泽东一起被分在新生第一班。1914年2月,随着四师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们又恰好一同被编入第八班,由此开始了他们长达5年半之久的同窗生涯和长达50多年的友谊。

在同窗共读的岁月里,毛泽东和贺果朝夕相处,由于意气相投,他们很快结成亲密的朋友。

毛泽东和贺果都是运动场上的健将,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指导下,他们都喜欢体育运动。毛泽东、罗学瓒、张昆弟等人,对冷水浴、日光浴、游泳、登山、踏雪、泛舟、体操等花样繁多的体育运动,样样喜欢;而贺果则只偏向于其中的个别项目。对此,毛泽东深感遗憾,当他进行贺果不喜欢的体育项目时,他总是极力邀请贺果参加,他还常规劝贺果:你有锻炼的热情,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不应该只偏重于一两项,畸形发展。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以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当中去,将来担负起改造社会和国家的重任,这一点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明白的。

不过,贺果在体育上是有专长的。他跑得快,动作灵活,是第一师范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1916年前后,贺果还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全国预备会。当时,湖南选派了7名代表参加,湖南第一师范的贺果、陈绍休(赞周)、彭道良(则厚)等3人便是其中的代表。

1918年秋,贺果从第一师范毕业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无力继续升学。这时,毛泽东、蔡和森等正在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贺果。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贺果设法向一位老乡借了60元钱,和李维汉等人一起来到了北京。毛泽东帮助他们到保定育德中学赴法预备班学习。在保定学习的1年时间里,贺果每个月3元钱的伙食费都是毛泽东、蔡和森从华法教育会为他弄来的。冬天的保定,滴水成冰,贺果缺衣少食,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追求。毛泽东特地从北京来保定商量处理赴法的具体事宜,看望同学、朋友们,畅谈理想、人生、革命道路问题,给处于艰难境地中的贺果等人以鼓励。期间,他还和贺果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

在毛泽东的协助下,1919年冬,贺果终于实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梦想。身处异国他乡、与祖国相距千山万水的贺果,通过毛泽东寄来的报纸,了解到祖国发生的事情,并以此保持友人之间的联系。

贺果十分珍惜在法国的机会,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主动积极地接受新事物,投身革命运动。他与李维汉、李富春等人共同组织了工学世界通讯社(前身是工学励进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他从工学主义思想出发,注重讨论实际问题。在国内的毛泽东,知道工学世界通讯社的情况后,十分高兴,他说:“我们总要有主义的进行,在法同学组织的工学世界通讯社——革命团体——那办法很好。”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国内的革命形势更加高涨。毛泽东在湖南进行革命活动,任务繁忙,但他没有忘记昔日的同窗好友,应罗学瓒的要求,他把刊登湖南革命运动情况的湖南大公报等进步报刊,寄给在法国的同学们,使他们能够经常了解到家乡的革命形势。对此,贺果在日记中时有记载。如他在1921年1月13日的日记中写到:“晚上看湖南寄来的大公报附张,专记此次杜威罗素及蔡吴诸名人讲演。”1月17日的日记写到:“晚上看湖南通俗报,是去年十二月初十一月尾的,说谭延闿辞职,由省议会选林支宇为省长;又军政事宜由赵恒惕署理,称总司令。”

毛泽东还非常关注在法同学们的思想动向,他利用《湘江评论》刊登在法同学写的通讯稿件,向湖南《大公报》等报刊推荐留法同学的文章。1919年10月29日,贺果在法国哈佛尔工厂写了一篇《我作工的感想》,经罗学瓒转寄给当时在长沙文化书社的毛泽东,毛泽东收到后,热情地向湖南大公报推荐发表。虽然相距万里,但共同的追求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1924年,贺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毛泽东和贺果的联系时断时续,但即使在中断联系的日子里,他们之间的友谊仍然保存在心间。

岁月流逝,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担任党和国家的领袖,贺果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辛勤耕耘,他担任贵阳市教育局长,与毛泽东恢复了交往,同窗情谊一如往昔。

在北京开会时,毛泽东多次单独接见他,共同回忆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和友谊,展望未来。在第一次接见贺果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你还在,我以为你向阎王报到去了!”

贺果向毛泽东汇报了在革命征途中受到的挫折,诉说了在李立三路线时期被开除党籍的苦恼。毛泽东安慰他说:“开除了倒好,不然,你一定完了!”1953年,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贺果终于恢复了党籍,重新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两位老朋友还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贺果在信中如实地向毛泽东汇报了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情况,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依然亲笔回信。1951年12月5日,他在回信中说:“惠书敬悉,告我以中小学形情,极为有益。我暂时不会出国,请放心。”毛泽东还十分关注贺果的情况,1956年4月27日,他又给贺果回信说:“给我的信收到了,感谢你的好意。我情况还好,盼你保养身体,便时望将你的情况告诉我为盼。”言语之间,充满殷殷关切的深情。

“文化大革命”时期,贺果的胞弟、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受到“四人帮”的迫害。万般无奈之下,1973年1月,贺果写信将这些情形一一告知了毛泽东。毛泽东对二贺的情形是十分了解的,有一次,毛泽东当面责问张春桥:“贺绿汀怎么样了?不要整了吧!”在周恩来的具体过问下,贺绿汀终于从上海“四人帮”的监狱里被解救出来。

当时,贺果正在北京等待毛泽东的接见,他听说弟弟贺绿汀出狱了,顿时热泪纵横,无法自已。他想亲自向毛泽东表达感激之情,又急于见到在监狱中待了几年而且备受摧残的弟弟贺绿汀。他以为以后还有机会见到毛泽东,于是未等毛泽东接见就匆匆赶回上海了。遗憾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竟然于1976年与世长辞,老朋友再也没有相聚的机会。

毛泽东逝世后,贺果曾两次进京瞻仰毛泽东的遗容。伟人长眠于此,留给朋友的是绵绵无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