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刚

唐自刚

早年在文化书社当营业员,与毛泽东算是同事,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我的小同乡”。

唐自刚(1902—1990),湖南省湘潭县古城乡莲花村人。

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唐自刚走出封闭的乡村,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由于易礼容的表兄韩宜家住湘潭县良湖乡史家坳,离唐自刚家只有几里路,易礼容常到表兄家串门,也由此认识了唐自刚。

1920年10月,经易礼容介绍,唐自刚进入文化书社当了营业员,并与毛泽东相识。他们由此相处、往来了近6年时间。第一次见面时,毛泽东亲切地说:“自刚,你是我的小同乡哟!”而唐自刚则尊称毛泽东为“毛先生”,他很兴奋地告诉毛泽东:“我家在银田寺附近的莲花坳,到毛先生家韶山冲只有30多里路。”当时,毛泽东任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主事兼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员,他和易礼容主持文化书社的内外事务,将文化书社办得有声有色。他经常来书社,每次都会阅读当天的报纸及新到的书刊。一有空闲,便与唐自刚叙叙家常。

1922年5月,易礼容任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经理,唐自刚暂时代理文化书社经理一职。中共“一大”召开之后,毛泽东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他为发展党员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唐自刚工作努力,积极追求进步,毛泽东便发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让他担任湖南支部交通员。

毛泽东为革命忙碌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唐自刚发现毛泽东脚上的棉鞋破旧不堪,他说:“毛先生,买双新鞋吧,您脚上的这双实在不能再穿了。您肩负的工作很重要,冻坏了脚要影响身体、影响工作啊!”毛泽东笑了笑说:“谢谢小同乡的关心,我的这双鞋嘛,暂时还能穿,实在不能穿的时候,拿去缝缝补补,还可以穿。家乡有句话说得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毛泽东艰苦朴素、为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深为唐自刚所敬佩。

1926年2月,为了培养军事政治干部,国民党中央在广州举办政治讲习班,唐自刚作为中共湖南省区选派的学员之一,参加了讲习班的学习。毛泽东是讲习班的7个理事之一,在开学典礼上,他以“革命分子团结起来”为中心,发表演说,他说:

这次从湖南来此地的同志,我相信都是彻底的革命者。其录取标准,绝对不是重文字的好差,完全看他的思想是否是革命的。我们的敌人对革命采取了联合行动,我们非团结起来为之奋斗不行!诸位都是来此做革命工作的,绝对不是抱升官发财的希望来的。望诸位吃苦耐劳,大家联合起来,努力进行国民革命。

毛泽东的演说给唐自刚以深深的启发和鼓舞,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毛先生多年来的教育和鼓励,为完成国民革命多做贡献。

毛泽东当时讲授《农民运动》,这是唐自刚最喜欢听的课。一天,唐自刚在过道里等候上完课的毛泽东,毛泽东愉快地和他打招呼:“我的小同乡,我在学员名单里知道你来了。好啊!好好学习吧,要做一名优秀学员啊。”唐自刚表示,一定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去做。

1926年6月,唐自刚从政治讲习班毕业了。7月,由中共湖南区委派任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他积极领导耒阳广大群众开展革命运动,发展党的组织,还举办了耒阳县农运讲习所,为农民运动培养了大批的农运干部。

“马日事变”以后,湖南全省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唐自刚遭到通缉,四处躲藏。1930年,他辗转流离,回到故乡湘潭,以教书为生,从此失去了与党组织、毛泽东的联系。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50年上半年,唐自刚给毛泽东写信,述说自广州分别后的情形。收到信后,毛泽东立即给他回了信,他赞扬这位小同乡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还请他有机会到北京见面。

1951年,唐自刚来到北京,和易礼容、萧三一起去见毛泽东。两位早期的同事、分别1/4个世纪的朋友又见面了。毛泽东很高兴,他握住唐自刚的手,热情地说:“我的小同乡,欢迎!欢迎!”他们共同回忆起文化书社,回忆起广州讲习班。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毛泽东的鼓励曾经长久地在唐自刚的心头回荡,他说:“主席,我一直没有忘记您的教诲与期望,即使是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也没做过任何一点有违革命利益的事。”他谈了自己的打算,还请毛泽东予以帮助。毛泽东说:“你长期生活在敌占区,对新的知识还有个重新学习、吸收、消化的过程,建议你先入校系统学习,毕业后再安排合适的工作。”

1951年秋,唐自刚进入华北革命大学政研院学习。毕业后,毛泽东授意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选调唐自刚去新疆工作。新疆地处边陲,条件非常艰苦,但唐自刚愉快地接受了这样的派遣,他被安排在新疆军区后勤部工作。在新疆,唐自刚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毛泽东的同乡,他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兴厂办教的工作中,为新疆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90年9月,唐自刚病逝于石河子市。